《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7講

日期:2015年7月4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彌勒菩薩抉擇出皈依大乘的殊勝後,為了導引二乘弟子迴小向大,於是繼〈皈依品〉後,詮講〈種性品〉。祂認為雖則在世間確有二乘和大乘的不同;但在佛的報土甚至淨土就只有大乘菩薩,所以「究竟三乘」只對在穢土修行人而說。所謂「淮橘為枳」,同一顆種子在淮南長出又甜又大的橘子,在淮北則長出又苦又酸的枳子。同理,眾生雖有成佛種子,但二乘人因遇上劣師,便障礙了成佛之路。同時,所有眾生都法爾地有成佛的本性住大乘種性,若環境配合,所有成佛的種子都能甦醒;就好像你參加晚會,到洋服店問有沒有晚禮服;雖然當時店內確沒有你要穿的晚禮服,但洋服店員會向你說:「有,我們有最貼身稱心的禮服。」然後要經選料、度身、剪裁、縫製這些工序;你便可穿上華麗的晚禮服赴宴。同理,現時我們雖看不到人皆有佛性,但假以時日,遇上順緣;眾生確實可以成佛。此外,有反對者特意渲染「無種性」,強調會有部份眾生永久不能成佛。要知道無種性有兩種:暫時性無種性所謂時邊般涅槃法和永久性無種性所謂畢竟無涅槃法。前者的眾生多因環境惡劣,福德淺薄,所以無暇修行大乘;對暫時性無種性的眾生,我們鼓勵他們多修持勝生安樂的法門,例如十善、四修學等;待他們先積集足夠的福德資糧,然後才鼓勵他們修斷除煩惱的出世間法。斷煩惱是涅槃因,煩惱不是眾生的本性,不可能沒法盡斷。至少歷史上的釋尊已掌握斷盡煩惱的方法,並傳之於世;所有人都可以跟隨修學。所以我不相信真的有永久性無種性亦即畢竟無涅槃法存在,我認為彌勒菩薩提到「無種性」的眾生,不是指他們沒有佛性,而是指喚醒他們本性住種性畢竟比較困難而矣。

反對者會說:「頌文中明顯指出有『無種性』。」但老拙認為有種性和無種性不是重點,彌勒菩薩在〈種性品〉頌六提出有決定與不決定種性才是重點;「決定及不定,不退或退墮;遇緣如次第,品類有四種。」眾生成佛的種子遇上逆緣而退墮,便歸入不定種性;依此定義,所謂決定的和不決定的聲聞、緣覺甚至暫時性無涅槃法和永久性無涅槃法的異生凡夫,亦應歸入此不定種性之中。彌勒菩薩在本論〈述求品〉中以聲聞為例說,所有不定種性最後盡皆走一乘之路;終可得佛果。「引接諸聲聞,攝住諸菩薩;於此二不定,諸佛說一乘。」彌勒菩薩並引佛以八種理由成立,說所有眾生究竟來說都只走一條成佛之路。「法、無我、解脫同故、性別故、得二意(諸佛得同自意和聲聞得作佛意)、變化、究竟說一乘。」

大乘修行人雖具備成佛種子,但要成辦自他二利,圓滿無上菩提,便要透過發心等修行次第才可達成目標。彌勒菩薩首先指出「惟願自他皆得無上菩提的思心所」是菩提心的體;而菩提心的相用有四種:勇猛、方便、利益及出離;最重要一點是菩提心的對象必須是欲求無上菩提和利益一切有情;「勇猛及方便,利益及出離;四大三功德,二義故心起。」接著,彌勒菩薩提出菩薩五道十地各種不同的發心。例如在資糧位和加行位的地前菩薩所發的世俗菩提心,稱信行發心;初地至七地菩薩因去除能取所取的障垢,得勝義菩提心,故稱淨依發心;三淨地菩薩由於得十自在的異熟果,顯示神通利益廣大眾生,稱異熟發心。而佛果更因斷證功德圓滿,稱為無障發心。一般而言,菩薩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發菩提心是很自然的事,問題是佛既然已得無上菩提,為何仍會發心?事實上,我們見到佛有種種化身,就知道佛在無上菩提果位上仍有發心。「信行與淨依,報得及無障;發心依諸地,差別有四種。」接著,彌勒菩薩仔細分析菩提心有十一種基本性質: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它的意趣是恆常懷抱如何利益眾生,它信解的對象是深廣的大乘佛法,而目標是尋求諸法實相的智慧;菩提心的推動力是在五道十地中層層勝進,它以菩薩戒作為支持,退失菩提心是它的障礙;發菩提心的功德是可無限地增長善行,它的體性是福慧資糧,發了菩提心再圓滿六度,便能從輪迴中出離。當圓滿完成每地功德時,這就是菩提心在該地的究竟。「大悲與利物,大法將種智,勝欲亦大護,受障及增善,福智與修度,及以地地滿,初根至後竟,隨次解應知。」

丁三 發心

戊一 發心之體相

修行人縱然是大乘種性,但要成辦自他二利,圓滿無上菩提的話,便要透過發菩提心等修行次第,方能達成目標;所以繼〈種性品〉後,彌勒菩薩接著宣說〈發心品〉。

一 勇猛及方便,利益及出離;

四大三功德,二義故心起。

The bodhisattvas’ conception of the spirit is a will of great enthusiasm, great initiative, great purpose, great outcome, and a dual objective.

菩薩以意志(思心所)攀緣無上菩提和一切有情;生起「惟願」勇猛如此、方便如此,成辦丈夫所作功德;「惟願」利益「如此」;相應造作義利功德;「惟願」出離「如此」;相應圓滿攝果功德。

所謂發菩提心,必須具有勇猛、方便、利益和出離的特性相狀;除此之外,還要以「二義為緣」;菩提心的對象必須是欲求無上菩提和利益一切眾生。世親菩薩這樣描述菩提心的四種必具特性:「一勇猛大;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故。二方便大,謂披弘誓甲已,恆時方便(註釋56),勤精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出離大,謂為求無上菩提故。」菩提心這四種特性顯示出三種功德:「勇猛大」和「方便大」顯示成辦丈夫所作功德,「利益大」顯示造作義利功德,「出離大」顯示圓滿攝果功德。修行人由資糧位初發菩提心到第七地,期間經歷二大阿僧祇劫;積累無量福慧資糧,修習無量法門;沒有勇氣的人是沒能力成辦這事業的,故稱丈夫所作功德。三淨地菩薩能以十自在神通度化眾生,故稱造作義利功德。佛地斷證功德圓滿,故稱圓滿攝果功德。菩提心的相狀,就是專指這四種特性;接著,世親菩薩在《論釋》中介紹菩提心以何為體;「由此思故發菩提心。」(註釋57)菩提心的體就是「惟願自他皆得無上菩提的思心所」。(註釋58)

世親菩薩說:「已說發心相,次說發心差別。」

戊二 發心之分類

己一 以修行高低階位而分

二 信行與淨依,報得及無障;

發心依諸地,差別有四種。

The conception of the spirit is held to function on the bodhisattva stages as faith, a pure univers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ary impetus, and freedom from the obscurations.

菩薩發心若依五道十地修行高低階位而分類,可分成四類:(資糧位和加行位的)信行發心,(初地至七地的)淨依發心,(八地至十地的)報得發心和(佛地的)無障發心。

世親菩薩解釋說:「菩薩發心依諸地有四種差別:一信行發心,謂信行地;二淨依發心,謂前七地;三報得發心,謂後三地;四無障發心,謂如來地。」意思是說:菩薩在資糧位和加行位時,因為信解深廣的大乘空性教法而發心;所以稱為信行發心。初地菩薩至第七地菩薩,由於證得自他平等,從而清淨能取所取的垢障,得清淨意樂;初地菩薩至第七地菩薩的發心就是依這種已斷能所二取障的清淨意樂而發心,所以稱淨依發心(註釋59)。第八地至第十地這三清淨地的菩薩,因為經歷七地修行已圓滿修成六度,於是得到十自在的異熟果報(註釋60);為了獲得無上菩提和利益眾生,三淨地菩薩發心在三有輪迴普現種種化身來利益有情(註釋61),這便稱為報得發心。而在佛地時,因盡斷煩惱障和所知障及微細習氣,所以稱為無障發心。

質疑:凡夫和菩薩為了成就無上菩提而發心,為何成就了無上菩提的佛仍要發心?

解惑:我們看到佛有種種化身,就知道佛在無上菩提果位上仍有發心,祂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待眾生福業成熟而示現成道及現涅槃。(註釋62)

己二 以基本性質而分

以下唐譯本頌三至頌六的頌文有些一句一頌,有些二句一頌或三句一頌,不如平常的四句一頌。現依英譯梵文版分頌。

世親菩薩從菩提心十一種基本性質進行仔細分折:一根(根本)、二依止(意趣)、三所信(信解對象)、四所緣(目標)、五所乘(發動力)、六所住(支持)、七障難、八功德、九自性(內涵)、十出離和十一究竟。

三 大悲與利物,大法將種智;

Its root is compassion, its aspiration is the constant benefit of beings, its faith is in the teaching, and its objective is the quest for intuition of that truth.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菩提心的意趣是恆常懷抱如何利益眾生;菩提心的信解對象是(深廣的)大乘佛法;菩提心的目標是尋求(諸法實相的)智慧。

世親菩薩在《論釋》說:「菩薩發心以大悲為根,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

大悲心是諸佛菩薩發菩提心的根本,換言之,大悲心是佛果的因。根據月稱菩薩所說,大悲心雖有緣我、緣我所與無緣大悲三種,但都是以救拔一切有情離苦為業用(註釋63);並強調說:「若已發起諸大悲心,便能引大菩提心;我為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註釋64)」此外,我們要注意到以「種智為所緣!」這一句,「種智」是指菩薩的「道種智」,指菩薩了解種種修行的方法。

四 勝欲亦大護,受障;

Its vehicle is zeal for the higher, its support is the vow of morality, its impediments are the resistances and insistence on the opposite.

它的推動力是在修行階位中層層勝進,它以菩薩戒作為支持,退失菩提心是它的障礙。

世親菩薩繼續解釋說:「以勝欲為所乘,欲無上乘故;以大護為所住,住菩薩戒故;以受障為難,起異乘心故。」意思是說,修行人希望由信解行地證得初地,由初地證得三淨地,由三淨地證得佛地;這種希求勝進就是菩提心的推動力。嚴守菩薩戒是發菩提心的支持。退失菩提心,例如捨大向小,唯求自利,不願利他;這是發菩提心的障難。依據薩迦班智達(1182-1251)在《牟尼密意顯明論》中提到為何修行人會退失菩提心的三個原因:「退失菩提心的第一個原因是,由於成佛須經歷很多不同階段,還要照顧無量有情,這實在是非常困難,行者因感畏怯而產生放棄成佛的念頭。退失菩提心的第二個原因是,由於見不到修持的效果而感到氣餒;例如有些人行種種善,卻換來更多痛苦;他們因修持布施而變得更加貧窮;因謹守戒律而得更多病患;他們縱使謹慎地修持,但於身心上反生起更多的痛苦煩惱;這些修行人感到心灰意冷,因而想要放棄菩提心。第三個原因是,由於見到世間充滿著痛苦而感到無能為力。無論做了多少善事,別人總是趁機利用,甚至損惱對待,不但沒有為你對他們所做的表示感恩,還要抱怨並加以傷害。」薩迦班智達以過來人的經驗提出對治的方法:「這時,行者不應放棄,因為當你騎著菩提心之馬,你將會從一個地方走向另一個更美好的地方,故不應感到氣餒。」(註釋65)此外,我們亦應時刻以寂天菩薩的教言提醒自己:「菩薩戒墮中,此罪最嚴重;因彼心若生,將損眾生利。」退失菩提心是菩薩戒最嚴重的過犯行為,因為這將令一切有情因利益減損而失落。(註釋66)「若誓利眾生,而不勤踐履,則為欺有情,來生何所似?」假如我許下承諾要利益眾生,但又不能守諾言的話;那麼,所有眾生都被我出賣,我做人還有宗旨嗎?(註釋67)

五 及增善,福智與修度;

Its advantage is the increase of the beautiful, consisting of merit and wisdom, and its renunciation lies in constant practice of the transcendences.

發菩提心的功德是可以令善行無限地增長,菩提心涵括了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發了菩提心再經修行六度,便能從輪迴中出離。

寂天菩薩曾將發菩提心和世間一般善行作比較,發覺發菩提心能令功德無窮盡地增長。「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恆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註釋68)世間一般善行如芭蕉,長出果實以後必枯萎而死;唯有殊勝菩提心妙樹,結出果實後不但不枯萎,反而欣欣向榮。關於菩提心「以福智為自性」,龍欽心髓傳人米滂仁波切有精闢的見解:「甚麼是菩提心的自性?欲安置眾生於涅槃地的大悲即是福德資糧;於勝義中了達無有任何眾生被安置於涅槃的空性慧即是智慧資糧,如是二種資糧即是菩提心的自性。」這活現了釋尊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所提到對菩薩而言,真正的解脫是自己與所有眾生成為一體,並一齊得到解脫,而不是執著身外實有一個被自己救度的有情。(註釋69)世親菩薩說:「以習諸度為出離。」即是說光是發「願菩提心」是不夠的,必須要實踐「行菩提心」,所謂修習六度圓滿,才能出離生死。「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註釋70)

六 及以地地滿,初根至後竟,

隨次解應知。

It terminates at each stage by application to that stage. This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bodhisattvas’ conception of the spirit.

菩提心以「地」為究竟;當修持圓滿完成每地的功德時,就是菩提心在該地的究竟。應當從上述十一種角度去理解菩提心。

宗咯巴大師這樣解釋「地」:「名為地者,以是功德依處,猶如大地,故立是名。」(註釋71)換言之,「地」是修持勝義菩提心進程中的每期小結,例如從初地發第一勝義菩提心,圓滿布施波羅蜜多開始,繼而第二地發第二勝義菩提心,圓滿持戒波羅蜜多;乃至第十地發第十勝義菩提心,圓滿智波羅蜜多,則稱十地究竟。(註釋72)

己三 以依他開示及親見法身而分

七 友力及因力,根力亦聞力;

四力總二發,不堅及以堅。

Through the power of a friend, of a cause, of a root, of learning (or from cultivation of beauty), it is said that the conception of the spirit through persuasion by another can have stable or unstable beginnings.

世俗菩提心是指透過善知識的開示的友力、大乘種性甦醒的因力、累世所積習福慧善根的根力和聽聞大乘教法而生起殊勝的聞力(梵本多出:行者繼續多聞薰習的善修習力。)所引發的菩提心。透過友力所起的菩提心性質不堅固,透過因力、根力和聞力所起的菩提心性質堅固。

又在信行地所發之心,稱世俗菩提心;在前七地、三淨地和如來地所發之心,稱勝義菩提心。簡單來說,世俗菩提心可透過聞思從他人如善知識處獲得,就如世親菩薩說:「若從他說得覺而發心,是名受世俗發心。」勝義菩提心則需透過修慧親自證悟空性才可生起。世俗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正如寂天菩薩說:「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註釋73)單是發願,是不能成辦無上菩提,還須實際行動例如一點一滴地串習六度,透過聞思修引發無漏智見道。

註釋

  1. 修行人發菩提心後,彌勒菩薩在本論〈覺分品〉第二十一之二提到修習五種利益有情的方法(巧方便):「自熟與成生,速果並作業,生死道不絕,說此為五巧。」世親菩薩解釋說:「自熟佛法,以無分別智為巧方便;二成熟眾生,以四攝法為巧方便;三速得菩提,以懺悔隨喜,請轉法輪,生起勝願為巧方便;四作業成就,以二門(陀羅尼門及三昧門)為巧方便,以此二門能成就利益眾生業故;五生死道不絕,以無住處涅槃為巧方便。」發菩提心後,修行人修學這五巧方便來自利利他。
  2. 見世親菩薩《論釋》。
  3. 思心所屬遍行心所,《成唯識論》說:「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例如修行人發菩提心時伴起思心所,於無上菩提及一切有情的對境上,驅使心、心所完成種種善的行為。由於思心所要經謀、斷、行而有審慮思、決定思和動發思的分別;所以菩提心亦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之分,兩者以行菩提心為殊勝。
  4. 這種淨依發心又名「勝義菩提心」。依彌勒菩薩說:有漏的心心所活動(虛妄分別)是存在,但凡愚在這虛妄分別中有能取的「我」和所取的「世界」和「人生」,卻是不存在。當修行人斷除二取的執著,亦即見道,就能見佛法身;成為初地菩薩。
  5. 《攝大乘論本》〈果斷分〉第十云:「白法所成為相:謂六波羅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此中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財)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業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關於十自在的詳細解釋,可參考拙作《入中論講義》頁六〇八至六〇九。
  6. 如《入中論》〈三淨地〉頌三云:「滅生而得十自在,能於三有普現身。」
  7. 如世親菩薩解釋本論〈教授品〉頌文「住此(佛地)所作事,但為利群生。」中說:「住此所作事者,謂住此(佛)位中乃至窮眾生生死際,示現成道及現涅槃故。問此事何所為?答但為利群生。」
  8. 如《入中論》〈敬禮大悲〉頌三、四云:「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輪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由於大悲心與菩提心互為掛勾的關係,所以緣我大悲、緣我所大悲便相應於世俗菩提心;而無緣大悲(緣無自性大悲)便與勝義菩提心相應。
  9. 見月稱菩薩《入中論自釋》。
  10. 見薩迦法王於2009年開示薩迦班智達《牟尼密意顯明論》講稿。
  11. 《入菩薩行》〈不放逸品〉頌八。
  12. 前文頌四。
  13. 《入菩薩行》〈菩提心功德品〉頌十二。
  14. 前文註18。
  15. 《入菩薩行》〈菩提心功德品〉頌十七。
  16. 見法爾出版社《入中論善顯密意疏》頁五十九。
  17. 對應十地的十種波羅蜜多,如《辨中邊論》〈辨無上乘品〉頌七云:「十波羅蜜多,謂施戒安忍,精進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18. 《入菩薩行》〈菩提心功德品〉頌十五。

應用思考問題

  1. 為甚麼說「惟願自他皆得無上菩提」這種意志作用,是菩提心的自體?又,意志作用可因成業深淺而分審慮思、決定思和動發思;這和願、行菩提心有何關聯?何者是堅定不移的菩提心自體?試分別說明。
  2. 發菩提心有四種相,並包括三種功德和二種對境,試依頌一說明。
  3. 大乘修行由凡夫至成佛有五個階段,所謂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佛位。若依這五位分類,則有四種菩提心;試依頌二說明。
  4. 何謂勝義菩提心?為何說地前菩薩(資糧位、加行位)只是發了世俗菩提心,而見道後的地上菩薩始能有勝義菩提心?在信行發心、淨依發心、報得發心和無障四種發心中,何者發世俗菩提心?何者發勝義菩提心?
  5. 發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人發起惟願自他皆能成就無上菩提。但佛已獲無上菩提,為何仍有發心?
  6. 何謂五巧方便?何謂十自在?它們與發菩提心有何關係?請依本論〈教授品〉和《入中論講義》、《攝大乘論》〈果斷分〉分別說明。
  7. 何謂大悲心?它與菩提心有何關係?菩薩要到甚麼階位才生起無緣大悲與勝義菩提心?
  8. 頌四中提到「受障」,意即修行人退失菩提心,為何修行人會退失菩提心?我們又如何作出防範呢?
  9. 發菩提心與一般世間善行有何不同?為何頌五說發菩提心可以無限地增長善業功德?
  10. 龍欽心髓傳人米滂仁波切在《勝乘甘露喜筵》中繼承世親菩薩弟子安慧論師(510-570)的觀點,並以佛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四種意樂來發心,才達到發菩提心的自性,所謂福慧圓滿,悲智交融。試依頌五分別說明。
  11. 依《十地經》說法:極喜等十地為十種勝義菩提心,皆以完成每地的波羅蜜多為功德圓滿「及以地地滿」。試按頌六依次列明各地地道功德,並解釋勝義菩提心、無漏智、大悲心和地之關係。
  12. 彌勒菩薩從十一個角度解釋菩提心,並囑付讀者「隨次解應知」。試依頌三至頌六略解菩提心這十一種基本意義。
  13. 何謂世俗菩提心?它由哪四種力量生起?四種力量中何者是堅固,何者並不堅固,試依頌七說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七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