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26講

日期:2017年2月11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幾堂提到修行人要求取正法,便要先通達三藏聖教;由於去聖久遠,尤其佛教正值末法時期,智者應直接從三藏中找出聖教,並抉擇是否純正,合乎佛說,以便依教奉行,然後尋求三藏教法所討論的境界,與及應如何起心動念去依教修持;其中小乘三十七修種作意和彌勒菩薩所介紹瑜伽行派,由啟蒙初學至通達見道的種種緣作意,更是此章節重中之重。

今堂開始介紹尋求所證之法;先介紹真如的特質:「離二及迷依,無說無戲論;三應及二淨,二淨三譬顯。」彌勒菩薩依《般若經》教理而提出三自性¾¾在世俗修行中可尋求得到的三種依據真如性質而訂定的真理標準。三自性分別是分別性真實、依他性真實和真實性真實;到玄奘法師分別譯為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和圓成實自性。往昔釋尊為大眾說四聖諦來解析宇宙萬象的四種真實:應知生命本質是苦,應斷集苦之因,應修滅苦之道,應證苦滅的涅槃。而彌勒菩薩亦以三自性、三應、二淨來解釋大乘人如何證得離苦得樂的方法:第一、應知不能執由心識分別活動虛構出來的東西例如外境為實有;第二、應以無漏無分別智「境識俱泯」的方法來斷絕於五根、五境和合時,在相顯下成為凡夫迷亂所依的關係。第三、應通過二淨¾¾修「離垢清淨」令真如「本自清淨」的特性顯現。所謂「本自清淨」,是指佛內證真如境界時發現這是一個「無生」的境界;既然真如是無生法,所以一定未受過染污;因而推論到真如是本自清淨。「離垢清淨」是指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轉依成佛時盡焚第八識內有漏雜染種子,剩下無漏種子現行,這時因佛無垢清淨,便能融入本自清淨的真如,以真如為自性身。彌勒菩薩更以虛空自性清淨、純金自性無染、淨水自性清淨三個譬喻來形容真如「本自清淨」;又以虛空離開雲遮,純金離開蒙垢,淨水淨化著塵來形容真如「離垢清淨」!由頌十五至頌三十,彌勒菩薩介紹了如幻化的現象界及告誡修行人在這迷亂世界中如何自處,如何保持清淨的方法;最後以世尊幻化八喻說明修行人應怎樣在認知心識活動去持守世尊的教法。活在如幻的現象界最怕是迷亂,而迷亂是源於執著有漏心識活動時必然產生出顯相;而最諷刺的是,這世俗生命活動雖有種種相顯現,但竟是無自性;好像魔術表演中出現的鈔票,實際上是道具而已。又好像我們每晚由意識所作美夢或是惡夢一場,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由各人的阿賴耶識作一場長達七、八十年的人生大夢。修行人如何可以在造夢時不迷亂,保持清醒呢?彌勒菩薩就提出「中道」的方法,「有邊為遮立,無邊為遮謗;退大趣小滅,遮彼亦如是。」尋求如幻的用意在於建立中道:一方面遣除遍計所執有邊的實我、實法;另一方面遣除在依他起中撥因果為無的虛無主義。這樣修行人就能契入大乘中道:對輪迴不生怖畏,亦不執著趣求住於涅槃。而在彌勒菩薩另一部曠世著作《辨中邊論》更詳盡介紹修行人如何游刃於如幻的世俗和如實的勝義境之間的關係:有漏的心、心所活動是存在的,但在這心識活動上生起實有的能取和所取都是無的,在這心識活動中只有空性存在。換言之,空性為體,心識活動為用;有虛妄心識活動就有空性。所以諸法不能執為實無,亦不能執為實有;因為虛妄心識活動是存在的(有),但在這心識活動上的能取和所取卻不存在(無);於空性中有虛妄分別作用,從這些虛妄分別作用中又有空性本體(互有)。能了解「有、無及互有」這道理,就能契合中道的意思。「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壬二 尋求如幻

十五 如彼起幻師,譬說虛分別,

如彼諸幻事,譬說二種迷。

Unreal imaginative construction is declared to be just like magical illusion, and the error of duality to be just like a magical creation.

就好像魔術師用咒術將木石變成馬和象一樣,木石是依他起真實,卻變成了迷亂的因;而觀眾的五根本來只見木石等五境的相狀,但迷亂的意識卻令他們見到馬和象;這就是分別性真實所指迷執不存在的東西。

十六 如彼無體故,得入第一義;

如彼可得故,通達世諦實。

It is accepted that the ultimate reality is like that imagined not existing in that relative and the superficial reality is like that imagined being perceived in that relative.

能夠明白在木石上根本沒有馬、象,這就是勝義諦;認為在木石上有馬、象,則是世俗諦。

誠如月稱菩薩說:「癡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現為諦;能仁說名世俗諦。」(註釋177)受咒力所障蔽而出現迷亂,令世俗人無論看到甚麼都變得真實,世尊稱這為世俗諦。相反,當修行人能以無分別智遣除能取、所取,所謂識境俱泯的話,他就見道,現證真如。凡愚於依他起上所顯境相執為實我、實法者,都屬錯謬顛倒的遍計所執;智者能依「識境俱泯」,先後以世第一法這種最高的有漏智和見道時無分別智來遣除於依他起上出現二分的外境,就入圓成實性。世親菩薩更在《論釋》明確指出:「如彼謂幻者、幻事無有實體,此譬依他、分別二相亦無實體;由此道理即得通達第一義諦。」意思是說:作為幻者如木石,幻事如馬象;前者是依緣而有,緣散即無;雖有假的作用而實無自性。後者是妄執分別而起,如空中華、石女兒,無體亦無用。若果能斷分別真實性的執著和能知依他起真實性都是無自性及顯相不可異分的話,就能領略勝義諦的境界,亦即圓成實自性。

十七 彼事無體故,即得真實境;

如是轉依故,即得真實義。

Just as in the absence of that illusory effect, one perceives the manifestation of its cause, so when there is the foundational transmutation , one perceive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unreality-construction.

如果知道在木石上根本沒有馬、象;這人便能真正了知木石的相狀。如果第十地菩薩能盡遣第八識內二取之習氣,便能轉依成就佛果。

十八 迷因無體故,無迷自在行,

倒因無體故,無倒自在轉。

People, when no longer deceived, act freely in relation to what had previously been the cause of that illusion; in the same way, upon foundational transmutation, the ascetic, no longer deluded, acts as he pleases.

如果於世間事物上不起迷亂執有實我、實法等外境,即能在正道上自在修行。如是地地勝進,這些沒有迷亂的菩薩聖賢就得轉依成就佛果。

十九 是事彼處有,彼有體亦無;

有體無有故,是故說是幻。

On the one hand its form is here, and on the other its existence is not found. That is why both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are ascribed to magical illusion, and so on.

這些幻變能夠有相狀顯現,不能說無;但幻變本身根本不存在,所以不能說有;這些非有非無,有用無體的東西;我們只好稱之為幻有。

這些有用而無體的幻有是依他起性,如果我們對幻有生起實我、實法的執著,就是遍計所執性。但在邏輯上,我們知道若然一件東西「有、無俱有」的話,根本就是矛盾(註釋178),而「非有非無」更是超乎想像;那麼「幻有」究竟是甚麼呢?

二十 無體非無體,非無體即體;

無體體無二,是故說是幻。

Therein, existence is not exactly non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is not exactly existence; the nondistinction between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is attributed to illusion and so on.

說幻有雖無自性,但並非空無一物;另一方面,它因為有幻現的相狀,所以並非甚麼都沒有;而幻有的意義是無體與體無二,因為體和無體都只是言說方便而已。

世親菩薩說:「『無體非無體,非無體即體』」者:此顯幻事非有而有。何以故?非有者,彼幻事無體由無實體故;而有者,彼幻事非無體由像顯現故。」例如木石因眾緣和合而成,實無自性;但木石一方面卻有相狀顯現,隨著吾人心識而分別為淨染、有無。其實無論說「有無俱有」或「非有非無」,全都只是言說分別。所以米滂仁波切在他的《論釋》說:「於諸身幻化顯現上,有無二法於同一事物上無有差別,亦無相違;是現空雙運的。」

二十一 說有二種光,而無二光體;

是故說色等,有體即無體。

Likewise, the appearance of duality is there, but its reality is not found. And therefore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are ascribed to forms and so on.

所有因緣所生法都因相狀顯現才出現能、所二取,但這些顯現實際上沒有實體可得;所以說例如色等因緣所生法可以說是有無並存,不存在矛盾。

世親菩薩在《論釋》說:「說有二種光,而無二光體者,此顯虛妄分別有而非有。何以故?有者,彼二光顯現故;非有者,彼實體不可得故。」意思是說:心識活動有種種相狀顯現,這在世俗來說是有的;但實際上又找不到這些顯現背後有任何實體。例如造夢,造夢這活動是有的,但夢中出現種種境像卻完全是沒有的。所以瑜伽行派認為色法這種依他起性,本身雖有但假,並將色法稱為和合假;就如世親菩薩云:「故說色等有體即是無體。」

二十二 無體非無體,非無體即體;

是故說色等,無體體無二。

Therein, existence is not exactly non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is not exactly existence; the nondistinction between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is attributed to material things and so on.

所以,對於物質東西而言,不能說是有或非有;有和非有二者合理地在某一東西中和合並存。

質疑:彌勒菩薩在「尋求如幻」的開示中,希望我們領略什麼道理?

解惑:彌勒菩薩希望我們領悟現象界雖有種種顯現,但在這個顯現中卻不能二分成能取、所取,更不能在二取上執有實的外境出現;冀望我們遠離有、無二邊,契入中道。

二十三 有邊為遮立,無邊為遮謗;

退大趣小滅,遮彼亦如是。

This is asserted in order to refute the two extremes of reification and repudiation, and in order to reject progress toward a dualistic Nirvāṇa made by means of the individual vehicle.

尋求如幻的用意在於建立中道:一面遣除遍計所執有邊的實我、實法;一面遣除謗亂依他起中撥因果為無的虛無思想。這樣修行人就能契入大乘中道:對輪迴不生怖畏,亦不執著趣求於涅槃。

世親菩薩在《論釋》說:「問:云何遮有邊?答:有邊為遮立。此明由於無體,知無體故,不應安立有。」意思是說:在心識活動中好像有我、法或能、所二相;其實是遍計所執作祟,這二取及迷因——顯相其實是無自性;凡夫習慣以為其中有實我、實法,只是心識錯謬,出現問題而已。「問:云何遮無邊?答:無邊為遮謗。此明由於有體,知世諦故;不應非謗無。」在現象界中,諸法雖無自性,但緣聚則有作用生起,所以世俗諦雖假但不能說為無;誠如彌勒菩薩云:「虛妄分別有。」雖則有漏的心、心所活動是條件性地存在的;「此中唯有空」(註釋179),但在這心識活動中只有空性存在。「問:云何遮趣小乘寂滅?答:退大趣小滅,遮彼亦如是;此明由彼二無別故。」由於了知諸法雖有相顯現,例如生死與涅槃,但皆無自性,更不能割裂為生命這一面是生死,另一面是涅槃;生命本身猶如幻化。所以大乘菩薩無住涅槃;對生死輪迴不生怖畏,亦不執著住於涅槃,由此而遠離二邊。

二十四 色識為迷因,識識為迷體;

色識因無故,識識體亦無。

The cause of error and error itself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idea of matter and the idea of nonmateriality respectively; in the absence of one, the other would not exist.

迷亂的原因是誤認心識以外有真實的色境,而迷亂的自體就是心法。若無色法根境之因,心法亦不能成立。

世親菩薩說:「色識為迷因,識識為迷體者,彼所迷境名色識;彼能迷體名非色識。」色境先被根識——前五根認識,然後意識再去認識這個色境;非色識指意識,(註釋180)色識指根識包括外境和五根,都是物質現象;由於意識在認識中有迷亂,故根識現為迷亂之因。「色識無體故,識識體亦無者,色識無故非色識亦無。何以故?由因無故彼果亦無。」意思是說:如果意識在認識過程中沒有錯謬的話,例如沒有我執、法執,根識就能以現量認識外境,意識亦隨之能正確認識外境;外境其實是甚麼?無自性、不可取、無形相的空性!「虛妄分別有……,此中唯有空。」真如為體,諸法為用;真如無自性,諸法一切心識活動皆無自性,所以能證二無我,就能體證勝義諦。

質疑:心識活動既無自性,為何有二取顯現?現實中確見有能取的心法和所取的色法。

解惑:事實上,雖然二取幻像不存在,但由於心迷故,在現實中會見到二取幻像,就好像目翳者見有毛髮;面前實無毛髮,但目翳者確見毛髮。

彌勒菩薩再以魔術師將土石變現為幻象,瑜伽士修骨鎖觀成就後,確見路人現為骨鎖為例說明這個道理:

二十五 幻象及取幻,迷故說有二;

如是無彼二,而有二可得。

Because of the error of perceiving the matter of an illusory elephant, duality is mentioned; there is no duality there as it seems, but there is just the perception of duality.

由於幻者受魔術師咒語迷惑,所見不再是土石而是幻化出來的大象,而是有所取的象身和能取的幻者心識。換言之,象身和幻者心識這二取雖無,但這虛妄心識活動在世俗上卻有。

世親菩薩說:「如是無彼二,而有二可得者,彼二雖無而二可得,由迷顯現故!」雖然象身和幻者心識這二取都不存在,但迷亂的心識卻見到它們存在;就好像南柯一夢,夢中人和事都不存在,但造夢這件事是存在一樣。誠如彌勒菩薩說:「虛幻分別有,於此二都無。」能、所二取雖無,但世間虛妄心識活動卻有。彌勒菩薩再舉一例:

二十六 骨像及取骨,觀故亦說二,

無二而說二,可得亦如是。

Because of the error of perceiving the image of a skeleton, duality is mentioned; there is no duality there as it seems, yet there is just the perception of duality.

當瑜伽士修成骨鎖觀時,見整個城鎮的人都成骨鎖;雖然瑜伽士不執著有取骨者和骨鎖,但產生可得二取的心識活動,例如修骨鎖觀是有的。

綜合上述兩個例證,所謂修行就是在心識活動中去除對二取的執著,與及將顯相二分;簡略言之,於依他起性上去除遍計所執性,或者確證遍計所執不存在;當下就能體證圓成實性。

二十七 應知所治體,謂彼法迷相;

如是體無體,有、非有如幻!

Naturally erroneous things both exist and do not exist, just like illusions; because they exist as relative, because they do not exist as imaginatively constructed, and because of the ultimate undifferentiability of their existence and their nonexistence.

如是依他起的土石或城鎮行人,所顯現出的或染或淨相都是幻有;無所謂有實體或無實體,有或非有;而這時心識活動是迷是悟,只視乎修行人能否遠離遍計所執。

世親菩薩說:「如是體說有者,由虛妄分別故;說非有者,由能取所取二體與非體無別故。如是有亦如幻,無亦如幻;說此相如幻。」意思是說:屬依他起的心識活動是有,這個有不是實有,而是幻有;而從心識活動中的顯相中二分為能取、所取例如人我、法我或主體、客體卻丁點兒不存在,所以佛曾說筏喻法門:「諸有智者法尚應斷,何況非法!」(註釋181)

二十八 應知能治體,念處等諸法,

如是體無相,如幻亦如是。

Practices which serve as remedies are taught to lack intrinsic identity and to be illusory; because they do not exist as such, do exist as such, and do not exist as such.

佛所教授對治煩惱的教法,例如四念住,所顯現的亦是無自性的幻相。

佛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指示在生死輪迴中的修行人如何修持及為人說法才能無垢自在時說:「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註釋182)修行人要觀人生如幻化,如朝露;亦要知道自己聞思修的教法亦是如幻似化。

質疑:如果能使信眾解脫的教法亦是幻有不實,怎樣對治生死輪迴呢?

二十九 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退;

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

It is like an illusory king being conquered by an illusory king – the victor- children are without pride concerning all practices.

如弱小的幻王會被另一個較強大的幻王擊敗一樣;所以欲得解脫的佛子對任何對治煩惱的教法不會生起我慢。

誠如世親菩薩說:「如彼強力幻王能令餘幻王退;菩薩亦爾、知法如幻,能以淨法對治染法;是故無慢。」生死輪迴的有漏生命是弱小的幻王,當修行人隨順大悲心、菩提心和無漏智修行,這種修行便產生強大對治力量,將有漏轉變成無漏。因為菩薩們都深明此道,所以勤修對治煩惱法門,從不生起我慢。

接著彌勒菩薩將釋尊曾說過有關幻境的八個譬喻:如幻、如夢、如陽焰、如像、如影、如響、如水月和如化,與各種生命現象聯結起來。

三十 如幻至如化,次第譬諸行;

二六二二六,一一一有三。

The supremely enlightened buddhas proclaimed again and again that created things are like illusions, dreams, mirages, mirror images, shadows, echoes, water-moons,and magical incarnations; referring respectively to the six senses, their six objects, both mind and functions, again the pair of six internal media and six external media, and the last three each to one buddha speech, mind, and body.

佛多次說有為法例如內六處如幻,外六處如夢,此所謂「二六」;又例如心和心所二法如陽焰,內外兩種六處分別如像、如影,此所謂「二二六」。又例如世尊在塵世示現說法、三昧和投生三者,此謂「一一一有三」,可以迴響、水中月和隨欲幻生作譬喻。

世親菩薩詳細解釋世尊以八種譬喻說明世俗如幻的道理:「幻譬內六入,無有我等體;但光顯現故。」內六入即六根,為六種感官所依,但在內六入中找不到有我,雖似有我相生起:例如我能看境像生起,但實無我;故如幻。「夢譬外六入,所受用塵體無有故。」在夢中見自己受用色聲香味觸法,但實無外境存在。「熖譬心及心數二法,由起迷故。」由於心及心所活動生起種種可貪情境如渴鹿追隨陽焰;眼前似有水草,但只不過是空氣中水份折射,最終口渴的鹿群追逐根本不存在的水草致體力透支而亡。彌勒菩薩又以照鏡為喻,說明十二緣起中「六入」的過程都是幻化。「像復譬內六入,由是宿業像故;影復譬外六入,由是內入影內入增上起故。」世親菩薩用了種子學說來解釋生命現象中整個六入過程中內六入如影,外六入如像。在鏡面上出現自己的身像,這個身像是過去世內六處熏入業種子而顯現。而外六處顯現的影,亦是阿賴耶所攝藏往昔內六處種子起現行,復熏入阿賴耶攝藏,待眾緣又再起現行。最後三個譬喻是對應化身佛說法、三昧和受生。「響譬所說法,法如響故。水月譬依定法,定則如水,法則如月,由彼澄靜法顯現故。化譬菩薩故意受生,不染一切所作事故。」佛所說法之聲如空谷回音,雖無自性但有聲可聞;諸佛與眷屬為利益有情,常入首楞嚴三昧,共變出幻境,攝受有情;(註釋183)這時佛法身如月,住於三昧;而有緣眾生見化佛事業如水中月。此外,諸佛為救度有情而入世間,能生死清淨無垢,故以奇妙化生來譬喻佛度生事業。

註釋

  1. 《入中論》〈現前地〉。
  2. 在邏輯推理上有矛盾,確是犯上過失;但這裡所指例如某東西具「有、無俱有」、「非有非無」的特性,我們說為辯證上矛盾,是無過失的;例如說人多活一天,那麼他步向死亡便近一點,俗語所謂方生方死;這卻是事實,並無矛盾的。
  3. 《辯中邊論》〈辨相品〉頌一。
  4. 意根不是色法,而是心法。
  5. 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6. 「應以正智對世間依緣而生起的東西作如是觀;觀心識活動如星,觀境相如翳,觀報識如燈,觀居處如幻,觀身如露滴,觀受用如泡,觀過去如夢,觀現在如電,觀未來如雲。」
  7. 見本論前〈神通品〉頌六。

應用思考問題

  1. 彌勒菩薩依三自性說明世俗有為法的虛假,木石是迷因,觀眾迷執見為馬、象;但兩種在迷謬程度上有很大差異。試依頌十五說明。
  2. 能於依他起自性遣除遍計所執,就能通達勝義境界,所謂圓成實自性。試依頌十六、十七和十八說明。
  3. 彌勒菩薩在尋求如幻的章節中,花了很大心血來描述「幻有」。試依頌十九和二十說明。
  4. 頌二十一及二十二主要論述物質世界所謂「色」,在「幻有」現象界中的特點,試列舉「色」的特性。
  5. 彌勒菩薩由頌十五至頌二十二這八頌中,開示了「幻有」境界,其實主要是要修行人遠離有、無二邊、契入中道;所謂「有邊為遮立,無邊為遮謗」。試依頌二十三說明如何方是契入中道。
  6. 何謂色識,何謂識識;何者為根識,何者為意根;二者有何關係?試依頌二十四說明。
  7. 雖然患飛蚊症者眼前確實沒有飛蚊,但目翳者確有見飛蚊的心識活動,這就是「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所要闡釋的道理。由於心迷,才見到二取幻像,試依頌二十五說明。
  8. 所謂修行,就是要在心識活動中去除對二取的執著,並知道顯相不可二分;進一步更以世第一法等四種世間智「盡泯境識」。簡言之,就是先做到人無我,後做到法無我。試依頌二十六說明修行骨鎖觀成就時,瑜伽士雖不執著骨鎖實有,但畢竟心識活動是有,最後要以無分別智「盡泯境識」。
  9. 佛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強調:「諸有智者法尚應斷,何況非法!」而彌勒菩薩亦說:「應知能治體,如幻亦如是!」事實上,修骨鎖不淨觀、四念處這些對治煩惱的法門,假使執著有能對治的修行人、所對治的煩惱,亦是不善取,不可能見道。試依頌二十七、二十八說明。
  10. 在世俗修行,在未見道,無分別無漏智未生起前,任何對治煩惱的法門都是幻有不實。那麼修行人為何終能對治煩惱,將內心由有漏轉成無漏呢?試依頌二十九說明。
  11. 彌勒菩薩和世親菩薩分別以八種心境活動來解釋佛指出有關幻境八喻,試依頌三十及《論釋》詳述之。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二十六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