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25講

日期:2017年1月14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介紹過依據由釋尊和聖人們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經聞思修,是求取勝生安樂和定善解脫的方法。彌勒菩薩承襲《般若經》的說法:「佛所有言教都是佛內證空性或真如時所證之法。」,見道的必要條件,是遣除我們在現象界心識活動時所產生二取活動,尤其是避開在二取上一切執著活動;這是彌勒五論中最精萃的教法之一。「佛說所緣法,應知內外俱;得二無二義;二亦不可得。」彌勒菩薩又將三藏十二部經內大小乘修行所有竅訣,依修行進程濃縮成在起心動念時要持守的十八種作意。當然我們最感興趣的是怎樣完成見道這個中段目標,亦即論文中有關得到「通達」的方法,例如通達作意、修種作意;尤其是修種作意,世親菩薩將往昔修習小乘的經驗心得,在《論釋》中將「聲聞乘十六剎那相見道」和三十七種修種作意等見道時的口訣,發揮得淋漓盡致,屬稀有難遇的善說。

今堂彌勒菩薩在第十五種方便作意中,披露了祂所創立大乘瑜伽行派的修行見道的方法;尤其是當中第五種通達作意,更詳盡地將達成見道的修行,由「全無外境,唯有內識」開始,到「通達法界」所謂現證真如;整個過程中怎樣修止觀來見道的技巧詳細解釋,修行人應當珍惜。除此之外,彌勒、世親兩位菩薩更將大小乘見道的異同作出比較,提出大乘人應修二無我和大悲心。最後勉勵大乘修行人,大乘之路雖漫長又難走;但相對來說,菩薩由初地得十二種功德到第九地所得功德數目是十的五十九次方再乘以十倍,遑論到第十地所得功德,更是量過言思境界;便可得知修煉大乘所付出的努力必得豐盛回報。

今堂的重頭戲是彌勒菩薩將從三藏十二部經中尋求無上菩提,一轉成直接透過內證真如來求法。首先彌勒菩薩提出三自性¾¾在世俗修行中可尋求得到的三種依據真如性質而訂定的真理標準。三自性分別是分別性真實、依他性真實和真實性真實;到玄奘法師分別譯為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和圓成實自性。往昔釋尊為大眾說四聖諦來解析宇宙萬象的四種真實:應知生命本質是苦,應斷集苦之因,應修滅苦之道,應證苦滅的涅槃。而彌勒菩薩亦以三自性、三應、二淨來解釋大乘人如何證得離苦得樂的方法:第一、應知不能執由心識分別活動虛構出來的東西例如我相、法相為實有;第二、應以「境識俱泯」的方法來斷絕於五根、五境和合時,於顯現的外境上成為迷亂所依的關係。第三、應通過二淨¾¾修「離垢清淨」令真如「本自清淨」的特性顯現。所謂「本自清淨」,是指佛內證真如境界時發現這是一個「無生」的境界;既然真如是無生法,所以一定未受過染污;因而推論到真如是本自清淨。「離垢清淨」是指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轉依成佛時盡焚第八識內有漏雜染種子,剩下無漏種子現行,這時因佛的無垢清淨,便能融入本自清淨的真如,以真如為自性身。彌勒菩薩更以虛空自性清淨、純金自性無染、淨水自性清淨三個譬喻來形容真如「本自清淨」;又以虛空離開雲遮,純金離開蒙垢,淨水淨化著塵來形容真如「離垢清淨」!「離二及迷依,無說無戲論;三應及二淨,二淨三譬顯」。最後彌勒菩薩說:「就體用而言,真如為體猶如海水,現象為用猶如水波,存在著同體不離的非一非異關係!但為何眾生如斯愚笨,偏愛無中生有,由分別念所執出的實我實法;而對真如的『二無我』、『無生』、『二利純善』這些真實道理,卻棄之如敝履呢!」「法界與世間,未曾有少異;眾生痴盛故,著無而棄有!」

第十二是自性作意:世親菩薩說:「自性作意者,此有二種,一奢摩他,二毗鉢舍那;此二是道自性故。」意思是修道的本質是修持止和觀。

第十三是功力作意:「力有二種,一拔除熏習,二撥除相見。」前者是將往昔在身語意三門所造作過的不善業斷除,要透過通達二無我及以功力作意斷除;後者是指以我見為中心的五種惡見¾¾薩迦耶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要透過通達人無我及以功力作意斷除。這種功力作意類似由止觀能除去眾生的煩惱縛和相縛的力量。

第十四是領受作意:世親菩薩說:「領受作意者,諸佛菩薩教授所有法流悉受持故。」所謂「法流」,是指大乘菩薩所發的菩提心,這菩提心相續等持,就是法流。換言之,發了菩提心的修行人對佛菩薩所有教法都能領受。

第十五是方便作意:方便指方法;彌勒菩薩將瑜伽行派修行道¾¾「定所行處」,由最初例如孩童啟蒙讀書識字開始,一直到自他成熟的無上菩提果為止,共分五種方便;俾使修行人由聞慧開始至成熟修慧的方法,曉喻修行人。世親菩薩云:「於定所行處方便有五;一解數方便。」第一、解數方便,是要求修行人對三藏十二部經例如《大般若經》一共十六會,六十卷,其中包括有四十二種法句(註釋169),先明瞭這些統計數據等內容。「二解具方便,具有二種;一分量具有所謂諸字(母),二非分量具所謂名句等。」三藏十二部經在印度由梵文作為工「具」。工具即是媒介的意思。根據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卷二說,當時印度梵文字母有四十七個,是有分量具,數量有限;但由這四十七個字母演變組成不同的單詞和句子,則可變得無限;這就是「非分量具」的意思。「三解分別方便;分別二種,一依名分別義,二依義分別名;非分別者字(母)也。」由字母組成單詞,由單詞組成句子;由詞和句子就能引發概念分別;單是字母不含二元分別。某件東西可以以單詞所謂名來表達,循名責實;例如這是瓶,瓶是腹大並能裝水的陶器,是依名分別義;相反,若見到一個腹大裝著水的陶器便稱它為瓶,不會稱之為筆;這就是依義分別名。「四解次第方便;謂先取名,後轉取義。」於世俗約定俗成後,由某名詞代表某件事物;當再遇見某件事物時,就以某名詞稱呼之,由此通達該事物的意義。由第一至第四種方便作意,都是修行人在資糧位因聞慧而了知求法的所緣境。

接著第五「解通達方便」,是從加行位、見道位來闡述如何以思、修二慧通達求法的所緣境。「五解通達方便;通達有十一種:一、通達客塵,二、通達境光,三、通達義不可得,四、通達不可得不可得。」由第一至第四這四個通達方便,是描述修行人修習四個加行位的情況。第一、所謂通達客塵,是指修行人在煖位時了知名和義都是互相為緣,然後由心來安立;丁點自性都欠奉,名與義都是外境,離心識無外境;而所謂客塵,即是外境。第二、當修行人到頂位時,察覺能取的心和所取的名義,都是心識活動時似有還無的顯現;猶如用力揉眼時出現重影一樣。這就是通達境光;光指顯現。第三、當修行人到了忍位時,確認到所取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都是空,都是不可得;這就是通達義不可得;所謂義是指境。第四、當修行人到了世第一法時,確認到能取的六識和所取的六境都是空,連這個丁點兒「不可得」的影像都不可得,就是通達不可得不可得。我們要留意的是,世親菩薩提到在四加行位中遣除能取、所取的內容步驟,和日後《攝大乘論》、《三十頌》及漢地《成唯識論》,都不盡相同;可視本論所說為彌勒菩薩最初為修行人所提供的早期教法。大家當以客觀謙厚的心處理這些往昔聖賢們所說的資料,不存在對錯,不過涉及後學是否具慧目及對應根器而矣。接著第五是見道位的「五通達法界」,當修行人盡遣能取、所取,便能現證法身真如(註釋170)。

彌勒菩薩依加行位、見道位,交代了前五種解通達方便後,再依修行人所證何種真如理而說「六、通達人無我」和「七、通達法無我」。前者是指二乘人見道時,因現量證悟人無我(註釋171)而證預流果;後者指菩薩見道時不僅證悟人無我,且證悟五蘊亦如幻化,雖有顯現但無自性之法無我(註釋172)。接著,彌勒菩薩比較二乘人和菩薩見道時之高下賢劣而分「八、通達下劣心,九、通達高大心」。通達下劣心是指聲聞四果及辟支佛的起心動念為下劣,為甚麼下劣呢?因為他們僅求自利,亦未證法無我故。通達高大心是指地上菩薩及諸佛的作意皆尊尚高貴;高大是指大乘二利成熟與及圓滿證得二無我。餘下的方便作意分別是「十、通達所得法和十一、通達所立法」;這兩種方便作意都是描述地上菩薩的功德。前者是指初地菩薩有十二種功德,後者是指菩薩地地勝進,到第九地時功德數目大約是十的五十九次方再乘以十倍。到第十地功德數目更是「且說於此第十地,所得一切諸功德,量等超過言說境,非言說境微塵數。」(註釋173)

第十六種自在作意:世親菩薩說:「自在三種:一、惑障極清淨,二、惑智二障極清淨,三、功德極清淨。」自在作意有三種,惑障指煩惱障,智障指所知障。第一種作意是因斷除障礙解脫的貪瞋癡煩惱而得的自在;令煩惱障不復再生。聲聞乘、辟支佛果、地上菩薩和佛都同具這種惑障極清淨自在作意。第二種作意是因斷除貪等煩惱及障礙證悟一切相智的貪執二取為實有而得的自在;令煩惱障和所知障不復再生;是大乘地上菩薩和佛才有的功德。第三種功德極清淨,是指佛轉依時斷證功德圓滿,有十力等極清淨的功德。

第十七種和十八種分別是「小乘聲緣道作意」和「大乘廣大菩薩道作意」。世親菩薩說:「小作意者,謂初清淨;大作意者,謂後二清淨。」意思是說:小乘聲緣道作意即是前述第一種惑障極清淨自在作意。大乘廣大菩薩道作意,則指地上菩薩和佛都具有的惑智二障極清淨自在作意,與及只有佛地才有的功德極清淨自在作意。

已敘述尋求聖教三藏經文所說之法,接著敘述尋求真實義¾¾修行上所證之法。

辛二 尋求所證之法

壬一 通過三自性尋求真如

十三 離二及迷依,無說無戲論,

三應及二淨,二淨三譬顯。

Reality is that which is always free from duality, is the ground of error, and is absolutely inexpressible, naturally free from fabrication. It is considered as what should be known, what should be abandoned, and also what should be purified, even though naturally immaculate. In its purification of addictions, it is considered as resembling space, gold, and water.

就自身狀態來說,真實有三種特性;第一種:真實本來恆常離開能、所二取,但由能知的意識執二取為實,這是分別性真實。第二種:五根、五境活動顯現成表象,繼而被能知的心分別,成為迷亂所依,這是依他起真實。第三種是恆常無法用言語表達,遠離戲論分別活動的,是真實性真實。修行人第一應知分別性真實,於二取所執之法,本不存在;第二依他起真實上雖有顯現,但無自性;故應斷絕成為迷亂分別所依的關係。第三應淨除二取垢染俾使真實性真實本自清淨的特性顯現。而這二種清淨可以虛空、純金和清水作譬喻來說明。

彌勒菩薩認為修行人應以三自性來尋求真如。聲聞乘有四諦,即宇宙萬象的四種真實:苦應知,苦集應斷,當修滅苦之道,當證苦滅之涅槃。大乘有三自性:應知不能執由心識分別活動虛構出來的東西為實有;應通過「境識俱泯」次第斷除五根、五境或心、心所活動時所顯現外境上能取、所取的二元建構;應通過離垢清淨令真如「本自清淨」顯現。三自性縱是很龐大複雜的大乘教義,但總的來說,往昔聖賢們所說都是大同小異。(註釋174)世親菩薩在《論釋》說:「離二及迷依,無說無戲論者;此中應知,三性俱是真實。」宇宙萬有的本質或本身的狀態有三種(註釋175)。「離二」是分別真實性,「迷依」是依他性真實,「無說無戲論」是真實性真實自性;這三種都是真實。「離二者,謂分別性真實;由能取、所取畢竟無故!」並謂:「初真實應知!」意思是說:真實恆常離開能取、所取,但由於人們能知之心對所知之境周遍計度,執為實有;這個被執為實有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傳統上常舉於黑夜見繩而執之為蛇為喻。修行人應知,蛇是由分別力虛構出來的;分別性真實就是遍計所執自性。「迷依者,謂依他性真實,由此起諸分別故!」又說:「第二真實應斷!」依他的「他」謂眾緣;依他性真實,指於五根、五境(註釋176)和合顯現成表象,再繼而被意識分別,故是迷亂所依。所以修行人應於根境和合二元性表象上,以「識境俱泯」的方法來斷除能取、所取的二元建構。斷除的方法在前文於四種加行位之「解通達方便」已評述。「無說無戲論者,謂真實性真實。」又說:「第三真實應淨!」這裡所說的真實性真實,即是圓成實性,是三自性中的體,依他和遍計只是用;所以從狹義上可說圓成實自性是指真如。而真如的特性是非心、心所所行境,更非世間增上慢人的執取法所能導入。問題是修行人如何導入圓成實自性呢?世親菩薩提出「二淨」的方法:「二淨謂一者自性清淨,由本來清淨故;二者無垢清淨,由離客塵故。」世親菩薩宣稱以二淨導入圓成實自性,指的不單是離言真如,而是指佛轉依後以「真如」作為自性身的真如;而成就佛的自性身要倚靠兩種淨化:本來自性的清淨和斷除煩惱後的清淨。前者是自性清淨,後者是離垢清淨。所謂自性清淨,是指佛內證真如境界時,發現這是一個「無生」的境界;既然真如是無生法,自然本自清淨。離垢清淨,是指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轉依成佛時,將第八識內有漏種子盡焚,剩下無漏種子現行;這時因佛的無垢清淨,便能融入本自清淨的真如,以真如為自性身。世親菩薩又以空、金和水以作譬喻,說明本自清淨和離垢清淨。

世親菩薩說:「如此三譬,一則俱譬自性清淨,由空等非不自性清淨故。」意思是說:真如是無生法,既然無生,何來染污?所以本自清淨;就好像虛空本性清淨,純金本性無染,淨水本性清澈。「二則俱譬無垢清淨,由空等非不離客塵清淨故。」雖然真如本自清淨,但尚在輪迴的修行人,其心田內仍有不少煩惱障和所知障種子障礙他們轉迷成悟,就好像虛空雲遮、純金蒙垢、淨水著塵;所以要透過修行來淨除二障,所謂「離垢清淨」,才能讓本自清淨的自性顯現。由此可見,依曹溪本《六祖壇經》所述,弘忍命弟子呈上得道偈,神秀禪師所呈著重的是「離垢清淨」,六祖慧能著重的只為「本來清淨」。修行人要得無上菩提,二者皆不能偏廢。

十四 法界與世間,未曾有少異;

眾生痴盛故,著無而棄有!

Indeed, nothing other than this triple reality is found in the world, and yet the whole world is confused about it. How has such an amazing folly overtaken people, where the real is completely forsaken and the unreal is persistently maintained?

事實上,真如與世間同體無異;但世人愚癡得將體用俱無的東西例如將我、法執為實有;反將無生、無我之真實性真實棄如敝履。

世親菩薩解釋「法界與世間,未曾有少異!」這句時說:「法性與諸法無差別。」法性指本體界¾¾真如;諸法指現象界或世俗。一般就體用來說,真如為體,現象為用;如水與波,存在著同體不離的關係。三自性中,遍計所執的東西例如實我、實法,體用俱無,但愚夫卻珍而重之;縱受煩惱縛、相縛而受盡貪、瞋、癡煎熬折磨,也甘之如飴;反之對無生、二無我、純善自他成熟這些宇宙實體,大用流行的金科玉律,卻棄之如敝履;所以聖人嘆息說:「眾生愚痴熾盛」。

註釋

  1. 三藏十二部經中,每部經都有定型的法句,通稱法數,例如五蘊、二十空、三解脫門;大家熟悉的《大般若經》法句,便有四十二種法數。
  2. 如本論〈發心品〉頌八云:「於法無分別,最上真智生。」
  3. 人無我是指五蘊假合,名言安立謂之為人;於中無有一、常之主體。
  4. 法無我是一切有為法皆因緣和合而有顯現,但實無自體。
  5. 初地菩薩有哪十二種功德?其後菩薩每地有多少功德?詳見拙作《入中論講義》頁621至625。
  6. 例如薩迦無著賢在他對本論的《論釋》裡也引用無著菩薩《攝大乘論》這樣解釋:「云何於彼是遍計所執性?凡於無境而唯識上見作境者也。」「若謂何為依他起者?凡具阿賴耶識之種子,以非清淨之虛妄分所攝之識。」「若謂於彼云何圓成實性?凡於依他起性中本無境之性相者也。」這是無著菩薩根據彌勒菩薩以遣除能取、所取為中心的理論,以種子學說來解釋三自性。
  7. 世親菩薩以「真實」作主詞,三種真實是賓語,可解讀為:「真實各有三自性」!由此可見,這裡所謂的真實,不是離言的真如本體,而是對真如的增語,或拆解為在世俗中可從三自性的角度理解真如。
  8. 「分別」這個詞在梵文可細分為兩層意義:parajbapti,指純由第六識以言語表達出來,屬於分別性真實,亦即遍計所執自性的範圍。而vijbapti是指在語言表達以前的直覺表象,即是由五根、五境依緣而起的依他起真實。如以黑夜見繩為蛇,蛇是意識分別出來,屬遍計所執;而繩是五根、五境依緣為分別前的表象,屬依他起真實。

應用思考問題

  1. 眾生為煩惱縛、相縛;佛說可以透過修止觀得以解脫,所以修行的本質就是止觀。試依世親菩薩對第十二種「自性作意」的內涵說明之。
  2. 方便作意是彌勒菩薩教修行人見道的方法代表之作,與釋尊教聲聞人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有同等分量,前者是大乘人所修,後者是聲聞人所修;請詳言兩者的細節。
  3. 方便作意中的「解通達方便」,是彌勒菩薩直指見道的方法。雖然和日後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甚至中土《成唯識論》在加行位中遣除二取的方法,角度有不同,深淺亦有差異;但經後補佛簡單直指,輕輕一扶;修行人盡能領受往昔聖賢匠心獨運的善說;你能依《講義》文字和世親菩薩《論釋》大綱,詳細論述嗎?
  4. 何謂「通達人無我」、「通達法無我」、「通達下劣心」和「通達高大心」?四者有何關係?一一詳述。
  5. 菩薩修行由初地得十二種功德到第十地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以幾何級數地地遞增;而「通達所得法」和「通達所立法」,前者就是論述初地菩薩十二種功德,後者就是菩薩地地勝進遞增功德。其中《入中論講義》論述最簡明,試詳細述之。
  6. 我們生而受煩惱障、所知障纏縛,終身不得一刻安寧自在。要解脫自在,就要修習三種「自在作意」,試依世親菩薩《論釋》說明。
  7. 求法除以三藏十二部經作對境學習之外,還要冥證真如,所謂宇宙最終極的真理。依彌勒菩薩說,真如並非吾人心所行境;但為了言說方面,在世俗中亦可透過真如的三種真實來理解真如,所謂「離二及迷依,無說無戲論。」這就是指三自性;當時世親菩薩稱之為分別性真實、依他性真實和真實性真性;即後來玄奘三藏翻譯的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和圓成實自性。在大乘來說,三自性的分量可與聲聞四諦媲美。試就四諦和三自性覆及範圍和內容比較兩者異同。
  8. 何謂「三應」?為何透過三應才可真正理解三自性?
  9. 世親菩薩所指的第三種真實性真實,相當於圓成實自性;亦即狹義的真如。但如果世親菩薩指的是作為宇宙本體的真如的話,用一個本自清淨來形容就可以。所以我認為透過二淨來達到的真如,是指法身真如,亦即佛轉依後以真如為自性身的法身真如。而二淨有兩個導向,一是指無生的真如,這是本自清淨;二是二無我的離垢清淨,是菩薩歷三大阿僧祇劫遣除能取、所取,斷除二障習氣的四智;前者是法身真如的空分,後者是法身真如的智分。你能依這個方向詳述二淨這個能成就法身真如的法門嗎?
  10. 彌勒菩薩以修復虛空雲遮、純金蒙垢、淨水著塵來譬喻離垢清淨,以虛空清淨、純金無染、淨水清澈來譬喻本來清淨,你能依《論釋》詳述之?
  11. 真如猶如海水,眾生各自攝藏萬法的種子猶如水波;水不離波。可惜眾生生命現象雖以真如為質料因,卻由以我見、無明為推動因,而生起種種體用俱無的我相、法相,所謂「著無」也。更甚者,人欲流行,追求物質享受日劇,於是眾生共業愈傾向遠離無生、無相和純善成熟二利的真實道理;此所謂「棄有」。眾生著無棄有的共業愈盛,去佛則愈遠矣。以前的修行人有修有證;現今的修行人無修更不肯學,徒重形式膚淺修行。你能依頌十四說明聖賢憂世的原因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二十五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