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21講

日期:2016年9月3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已講畢無上正等菩提之所依¾¾佛的三身。修行人在發菩提心後,積累足夠福慧資糧,對佛經有一定認識,立定志向成辦無上菩提,便由資糧位轉入加行位。修行人這時醉心於持戒及修定慧。當完成九住心,到心一境性時,便以福德力獲善知識指導,得身輕安、心輕安。由於持戒嚴謹,定力經初禪到達第四禪,在第四禪經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到無間定,慧力亦經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個階段觀能取、所取空;到無間定以世間最高有漏智為緣,引發出無漏無分別智;初次部份地現證真如;這就是見道位。這時無漏無分別智又叫根本智,是出生十地菩薩,甚至佛智的根本。自此之後,地地勝進,到第八地得滅盡定,能暫伏能、所二取為行相,隱藏在第七識緣第八識的現行見分為「我」的活動中的俱起無明。而修行人百尺竿頭,再奮進至第十地最後心時,盡焚第八識內一切有漏種子習氣;透過轉依活動,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三身。「二障已永除,法如得清淨;諸物及緣智,自在亦無盡。」無上正等菩提,所謂佛果;從自性角度而言為法身;從顯現而言,為讓菩薩眾受用妙法是報身,又稱受用身,本文則稱食身;從種種化現利益眾生而言,稱為化身,或變化身。而佛自性身為報身及化身所依。「自性及法食,變化位差別。」「應知第一身,餘二之依止。」

今堂講述無上正等菩提之能依¾¾佛的四智,與及彌勒菩薩引《大般若經》所說無相無分別的般若法門,是直接通達無上菩提的方法。「真如無為法,許為有之最;不緣一切相,許為緣之最。修行不觀相,許為修之最;於無所得中,亦許得之最。」凡夫與佛俱為有情,惟佛是覺悟的有情。凡有情都具八識。凡夫八識都是有漏,經歷劫修行,到轉依成佛後,八識均是無漏。無論如何,第八識都是攝持種子,成為前七識所依;第七識與第八識並起,有漏的第七識恆審思量分別人我;無漏的第七識則有四種平等心活動相續;如世親菩薩說:「四平等者:一法平等,由通達法無我故;二眾生平等,由至得自他平等故;三所作平等,由令他盡苦如自盡苦故;四佛體平等,由法界與我無別,決定能通達故。」有漏前六識以了別境為共通特性,但盡是有質礙,並且是顛倒的;而無漏第六識卻透過總持和三昧二門,大展神通變化。無漏前五識能成就在因位發菩提心時一切對眾生的承諾。「攝持及等心,開法亦作事;如是依四義,次第四智起。」由第八識轉依成大圓鏡智,第七識轉依成平等性智,第六識轉依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轉依成成所作智。「四智鏡不動,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識,次第轉得故。」附帶一談,地上菩薩在十地修行期間,能部份證得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例如初地菩薩為了救人而捨身,卻沒有絲毫痛苦反應,盡顯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平等性智特性。三淨地菩薩常大顯神通,盡顯妙觀察智,由三昧及真言門透出無礙神通的能力,這都說明第七和第六識在因地可以轉依部份的「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但前五和第八識就一定要在果位,換言之,成就佛果時才能證得成所作智和大圓鏡智。誠如《六祖壇經》〈機緣品〉所云:「五八、六七果、因轉」。究竟這微細的轉依理論,是六祖自己經驗之談,抑或是別人教導;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彌勒菩薩以四首偈頌,總結《大般若經》的般若法門,並強調要得到無上正等菩

提,必先修得般若波羅蜜多¾¾這種無漏無分別智。

庚二 能依四智

辛一 略說

六十七 四智鏡不動,三智之所依;

八七六五識,次第轉得故。

The mirroring intuition is unmoving, and there other intuitions are dependent upon it, namely, equalizing, distinguishing, and all-accomplishing intuition.

諸佛四智中的大圓鏡智在真如法界中恆常不動,其他諸如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三者皆依大圓鏡智,並且在利生時有所變動。四智分別由第八識轉得大圓鏡智,第七識轉得平等性智,第六識轉得妙觀察智,前五識轉得成所作智而來。

大乘修行人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次第斷除有漏煩惱障和所知障;無漏無分別智(般若波羅蜜多)亦日益爐火純青;到成佛轉依時,盡焚八識有漏種子,獨留無漏種子,俗稱轉識成智;四智起而相續,盡未來際,利益有情。

辛二 廣說

壬一 大圓鏡智

六十八 鏡智緣無分,相續恆不斷,

不愚諸所識,諸相不現前。

The mirroring intuition appropriates nothing as “mine”, poses no divisions, always coheres, is without confusion amid all objects, and never confronts them.

大圓鏡智因無能、所分別,故無「我所有」;當第八識轉依生起大圓鏡智後,起而相續,盡未來際恆常不斷活動。由於已斷除煩惱障、所知障,所以於一切所緣、所行、所知的境相中,不會生起分別和執取心理活動;由於大圓鏡智是無漏智,所以它不會執取現前諸種境相。

有漏第八識因攝持種子、根身和器界以為相分,所以本身就具有能、所分別。但轉依後,大圓鏡智所攝持的盡是無分別的無漏種子,所以大圓鏡智是無能、所分別的。世親菩薩說:這偈頌是描述由第八識轉得大圓鏡智的情況,接著描述大圓鏡智作用。

六十九 鏡智諸智因,說是大智藏;

餘身及餘智,像現從此起。

It resembles a great mine of intuitive wisdoms, since it is the cause of all intuitions. It is beatific buddhahood itself, called mirroring intuition since the other intuitions arise as reflections within it.

大圓鏡智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的因,所以稱為無漏智的庫藏;它亦能現起自受用身和自受用土相應的一切諸法;因此所有身智,例如報身、化身及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及成所作智的活動狀況,猶如明鏡般可現萬象一樣;皆從大圓鏡智出生。

米滂仁波切說:「為甚麼名為大圓鏡智呢?猶如明鏡中映現一切影像般,此智中顯現凡所有的一切所知相,證悟它們如所有等性,證悟盡所有法不相混雜,任運利益所化眾生的三智影像或行相的法相事相,均依於它而出現,因此名為大圓鏡智。」「如所有等性」即空性,以無漏無分別智證悟;「盡所有法」不相混雜,即遍智,以無漏有分別智證悟。三智行相是指以平等性智利益菩薩,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利益凡夫眾生。

壬二 平等性智

七十 眾生平等智,修淨證菩提,

不住於涅槃,以無究竟故。

The equalizing intuition regarding beings is considered immaculate due to the purity of the meditation equalizing self and other. Immersed in unlocalized peace, it is accepted as the equalizing intuition.

當十地菩薩將往昔見道時生起的四種大悲平等心修煉到純淨無瑕,斷盡我、我所的執著而證得輪涅無別的平等性時,這便是平等性智的體性。

七十一 大慈與大悲,是二恆無絕;

眾生若有信,佛像即現前。

It is considered always accompanied by great love and compassion, and it manifests the buddha image to being according to their faith.

平等性智恆常與大慈大悲等善心相應,並成為「無住涅槃」所依。因為同樣是以神通變化為用的「妙觀察智」所依,故能隨已覺悟的眾生——菩薩意樂,示現種種「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

平等性智由有漏的第七識及其相應心所例如我癡、我見、我慢和我愛轉依而成。而與無漏的平等性智相應的,唯有大慈大悲等心所。由於修行人未見道前數數修習「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等上善大乘禪修法門,在見道時除了生起無漏無分別智外,還生起大悲平等心,登入極喜地。「親近正遍知,善集福智聚;於法無分別,最上真智生。諸法及眾生,所作及佛體,於此四平等,故得歡喜勝。」(註釋153)菩薩地地勝進,在出世道(註釋154)和滅盡定位暫伏有漏的第七識;到轉依時,以第七識內無漏智觀一切諸法及一切有情,自他悉皆平等。它能示現「他受用身」及「他受用土」;正如稱為意根的第七識作為意識所依一樣,平等性智同樣成為妙觀察智之所依,因而實現菩薩無住涅槃的使命,盡未來際救度有情。

壬三 妙觀察智

七十二 觀智識所識,恆時無有礙,

此智如大藏,總持三昧依。

The distinguishing intuition is always unobstructed regarding objects, and it is just like a treasury of retentions and concentrations.

妙觀察智是一種恆常無礙通達諸法自相和共相的智慧。它儼如大寶藏,是無量總持門和三昧門所依處。

七十三 恆在大眾中,種種皆示現;

能斷諸疑網,雨大法雨故。

It manifests all masteries in the circle of the hosts, and it rains down the great teaching which reserves all doubts.

妙觀察智能恆常在如來眷屬聚會中,顯現種種神通變化;並能在菩薩海會中說法,斷一切疑,降下大乘正法法雨。

由有漏第六意識及其心所轉依而成妙觀察智。

壬四 成所作智

七十四 事智於諸界,種種化事起。

The all-accomplishing intuition fulfills the aims of all beings in all realms through varied, inconceivable, and innumerable emanations.

成所作智能藉著種種的化現,在三界六道中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七十五 無量不思議,為利群生故。

That buddha emanation body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lways totally inconceivable with respect to its varieties of accomplishments, its numbers, and its universes.

為了利益眾生,佛化身的數目,無法計算,而所應化的地方,亦浩瀚無邊。事實上,佛的化現是凡夫難以思量的。

為甚麼佛化現的數目和所到之處無量無數,化現的情況又不可思議呢?因為佛能於同一時間,悉知散佈在不同世界中一切有情的成熟狀況(註釋155),佛亦能隨順眾生不同種性、根機和意樂而以神通變化給予調伏及利樂。

辛三 宣說四智的特性

七十六 攝持及等心,開法亦作事;

如是依四義,次第四智起。

The four intuitions originate from retention, equal-mindedness, elucidation of the authentic teaching, and accomplishment of tasks.

大圓鏡智由善攝持一切無漏種子故,平等性智以大悲平等心故,妙觀察智以善觀諸法自相和共相所謂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而自在大轉法輪故,成所作智是成就往昔發心時承諾的一切度化眾生事業。

庚三 無上菩提離一、異之特性

質疑:諸佛轉依後皆以真如為自性身,是否即是說整個真如法界只有一佛?

解惑:前文頌二十六已說明,不能以「一」或「多」的概念來解讀法身真如。

七十七 性別及不虛,一切亦無始;

無別故不一,依同故不多。

There is no oneness of buddhas, because of different spiritual genes, because of not being useless, because of completeness, because of lack of a primordial; nor is there a plurality of buddhas, because there is no differentiation in the immaculate ground.

諸佛轉依後以真如為自性身,在這真如內,不能視諸佛但為一佛。因為諸佛種性各有差別;諸佛在因地時各有不同的菩提大願;修行人積累無量福慧資糧,當轉依成佛時,各自不同的福慧資糧招感不同的報身、報土;如果只一佛,後世所有修行佛法都成無義之舉;如果只有一佛,祂應天生就是佛,不須經歷修行而成佛,這與神我之說同樣無稽;由於性別、不虛、一切、無始和無別這五種原因,所以法身真如非但一佛。相反來說,轉依後諸佛皆以真如為自性身,所以法身真如亦非多佛。

世親菩薩在《論釋》說:「此偈顯示諸佛不一不多。不一者:由性別故,不虛故,一切故,無始故,無別故。性別者;由無邊諸佛性別,若言唯有一佛而有當得菩提者,是義不然,故佛不一。」這首偈是說法身真如內不能說只有一佛,亦不能說有很多佛,因為無上菩提佛果根本不能以「一」或「多」來形容描述。由於性別、不虛、一切、無始和無別這五個原因,所以法身真如內不能唯有一佛。第一、因為有很多修行人都具備大乘種性,都可成佛;所以說唯有一個修行人才能成佛,說不通。「不虛者,若福智聚虛則應餘菩薩不得菩提,由二聚不虛故,是義不然;故佛不一。」修行人經無量劫積累福慧資糧,轉依成佛後,這些福慧必定因果相續,所不同者,無量福慧皆由般若無漏智所攝持,但由因果力,福聚必不唐捐(註釋156)。而其中由不同修行人所持的福聚,必各招感不同的自受用身、自受用土,他受用身、他受用土。所以法身真如唯有一佛是說不通的。「一切者,若言唯有一佛則應是佛不利益一切眾生,由佛建立一切眾生作佛故,是義不然,故佛不一。」佛要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皆能成佛;如果說法界內只有一佛,即是說佛由始至終未曾令一個眾生成佛,因為後世再沒有眾生接著成佛故;所以唯有一佛的說法是不對的。「無始者,若言唯有最初一佛,是佛應無福智二聚而得成佛,是義不然,故佛不一。」如果說真如法界只有一佛,那麼這一位佛是天生而有,而不是依著佛佛相傳成佛之道而修行成佛;這明顯與佛所說相違;所以法身真如唯有一佛亦說不通。「無別者,若言有別佛無福智二聚,是義不然,故佛不一。」如果說只有一佛依福智二資糧而成佛,其他佛是不需福智資糧而成佛;試問依靠甚麼來斷證圓滿,轉依成佛呢?所以不能說真如法界唯有一佛。

「不多者,由依同故;一切諸佛法身由依無漏界故。」不能以「多」來理解佛在真如界內的數目,因為諸佛轉依後均以真如為自性身;諸佛的法身,無形無相,平等地安住於無漏真如法界內,正如前文頌二十六說:「諸佛無漏界,非一亦非多;前身隨順故,非身如空故。」諸佛住於無漏真如法界;由於諸佛共同依於真如而為自性身,所以非多;但諸佛在往昔因地圓滿菩薩道地功德,轉依成佛時各有三身正報依報,所以非一。

接著,世親菩薩說:「已說諸佛智,次說入佛方便。」這和米滂仁波切所作的科判明顯有出入,所以由頌七十八至結尾頌八十五;我會依世親菩薩《論釋》另作科判。

戊三 取證無上菩提之方便

接著,彌勒菩薩介紹如何以無相的無漏無分別智,亦即般若波羅蜜多,緊扣和隨順真如理修行,就可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並強調這是智者選擇的修行之道。

七十八 分別若恆有,真實則永無;

分別若永無,真實則恆有。

The reality of the conceptually not existent is actually the supreme existent; that not perceived in any way is considered the supreme of all perceptions.

若恆常有能、所二取分別,則永不能見法身真如;相反來說,能遣除能、所二取,就馬上見道;如斷盡第八識內能、所二取及所衍生的二障習氣,就能轉依證成佛果。

如前〈發心品〉頌八說:「親近正遍知,善集福智聚,於法無分別;最上真智生。」當修行人善巧地積集足夠的福慧資糧,就能生起於一切法遠離能取、所取的無漏無分別智,親見法身真如。又如前〈菩提品〉頌十二說:「二障種恆隨,彼滅極廣斷,白法圓滿故,依轉二道成。」依大乘道次第修行,到十地圓滿;透過無漏無分別根本智和無漏有分別後得智,斷除能、所二取所衍生的所知障、煩惱障的習氣,顯得大涅槃和大菩提這兩種圓滿白法,就叫轉依。所以無論見法身真如抑或圓滿轉依以真如為自性身,先決條件是遣除盡斷第八識內能、所二取。而就所緣境相而言,能遣除對所緣相的執著是最殊勝的修行。誠如寂天菩薩說:「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彼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註釋157)

註釋

  1. 〈發心品〉頌八及九。
  2. 出世道泛指有無漏智出現的修道階位例如十地。
  3. 如《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云:「善現,乃至爾所諸世界中所有有情,彼諸有情各有種種,其心流注我悉能知。」
  4. 誠如佛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說:「諸有發趣菩薩乘者,終不施設少法若壞若斷!」
  5. 《入菩薩行》〈智慧品〉頌三十四。

應用思考問題

  1. 凡夫與佛同屬有情,不同者佛是已覺悟的有情。凡有情都有八識;不同者凡夫是有漏的八識,而佛是能轉有漏八識成無漏八識,並可將無漏八識歸納為四智。試依頌六十七說明。
  2. 大圓鏡智所攝持的都是無漏智種子,其特點是對所緣、所行、所知的種種境相不會生起能、所分別和執取心理。試依頌六十八說明。
  3. 試依頌六十九說明大圓鏡智的作用。
  4. 試依頌七十說明菩薩如何以四種大悲平等心,所謂法平等、眾生平等、所作平等和佛體平等,將有漏第七識轉成無漏的平等性智。
  5. 平等性智為妙觀察智之所依,能令修行人無住涅槃,並示現他受用身及他受用土,為菩薩眾說法。試依頌七十一說明平等性智的作用。
  6. 試說明有漏意識轉依成無漏的妙觀察智時,慧心所和定心所亦隨之轉成清淨的總持和三昧,為大展神通變化而提供基礎,試依頌七十二及七十三說明。
  7. 試依頌七十四及七十五說明成所作智及其作用。
  8. 試依頌七十六說明佛四種無漏智的特性。
  9. 諸佛轉依後以真如為自性身。如此說,於這清淨真如法界內諸佛的數目是一呢?抑或是多呢?彌勒和世親菩薩都說於法身真如內諸佛不一不多,這亦說明佛教既非一神論,亦非多神論。試依頌七十七說明。
  10. 彌勒菩薩強調: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者,遣除能、所二取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這種方法源自《般若經》無我想轉、無法想轉的倡議。試依頌七十八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說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二十一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