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cchedikā Prajñāpārmitā Sūtra)第3講

日期:2014年11月22日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傳講




丁一 答云何住

戊一 明廣大利益意樂

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所有諸有情,有情攝所攝,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乃至有情界施設所施設,

The Lord said: Here, Subhūti, someone who has set out in the vehicle of a Bodhisattva should produce a thought in this manner: “As many beings as there are in the universe of beings, comprehended under the term “being”—egg-born, born from a womb, moisture-born, or miraculously born; with or without form; with perception, without perception, —as far as any conceivable form of beings is conceived.”

佛陀告訴善現:凡是趨入菩薩乘的修行者,應當這樣發心:所有有情界,「有情」這一假名所蓋括的種種有情類;譬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又或譬如有色界、無色界;又或譬如有想天、無想天,非有想、非無想天;總之,由名言安立「有情界」所指一切任何形式有情;

戊二 明最勝利益意樂

我當皆令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

All these I must lead to Nirvāṇa, into that Realm of Nirvāṇa which leaves nothing behind.

我一定會全部引領他們進入涅槃,達致無餘依涅槃界。

戊三 明至極利益意樂

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

And yet, although innumerable beings have thus been led to Nirvāṇa, no being at all has been led to Nirvāṇa, and why? If in a Bodhisattva the notion of a “being” should take place, he could not be called a “Bodhi-being”.

雖然有無量眾生被引領達致涅槃,但實際上沒有一個有情被引領致涅槃界。為甚麼呢?佛答道:如果菩薩認為離身外有一個實有有情的念頭生起的話,他不應名為菩薩。

戊四 明無顛倒利益意樂

所以者何?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And why? He is not to be called a Bodhi-being, in whom the notion of a self or of a being should take place, or the notion of a living soul or of a person.

為甚麼呢?善現,若果菩薩有例如「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摩納婆」、「作者」、「受者」等形形式式的「我見」生起,就不能稱為菩薩!為甚麼?善現,(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時,)根本沒有一種東西稱為「發趣菩薩乘的修行人」!(發心亦不是實有。)

上堂提到為令佛種不斷,所以善現長老向佛請教有關行持般若波羅蜜多三個疑問:「云何住?」菩薩要發動和保持甚麼意趣來持守般若波羅蜜多?「云何修行?」菩薩有甚麼有效的方法來發揮般若波羅蜜多的無漏性和無分別性來修行?「云何攝伏其心?」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出現散亂等分別煩惱,應如何控制其心?今堂佛一一解答善現長老的疑問。由「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起,訖盡經末;無著菩薩稱為「行所住處」,「謂彼發起行相所住處也」(註釋15),並細分為十八住,所謂十八種「行所住處」就是指十八種修菩薩行時所經歷的處境。

修菩薩行首先要經歷的處境就是「發心」。世親菩薩在論釋中說:「修行人要具備四種利益眾生的意樂,才是大乘人的發心,才能在證佛果時功德圓滿。哪四種利益意樂呢?一、廣大;二、最勝;三、至極;四、無顛倒。」(註釋16)

佛教導弟子若修菩薩行,首先就要發心,無著菩薩認為要以攝道、成就道和不失道來貫串「發心」這首個行所住處。所謂攝道,指修行人以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透過欲心所和役心造作的思心所,發動和保持廣大、最勝、至極和無顛倒四種來利益一切有情意樂;這就是「為滅度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住」(註釋17)的菩薩行第一所住處。

所謂一切有情,經文將之分為三類九種。第一類是依個體出生時的情況分成「卵生」,例如鷄等飛禽;「胎生」,例如人;「濕生」,例如蝴蝶等昆蟲;和出生時已完整具備五根四肢的「化生」,例如中有和諸天。第二類是依有無物質身體而分成「有色」,包括三界中欲界和色界所有眾生;以及「無色」,指無色界眾生二種。第三類是依有無粗顯的想心所來分成「有想」,指色界第四禪廣果天以下,一切眾生都屬「有想類」;「無想」,即指色界第四禪之無想天的眾生;「非有想非無想」,指沒有欲界或色界的粗顯想心所,而只存有一種貪執禪悅的想,這裡專指三界中非想非非想天的眾生。而菩薩發心利益的對象,就是上述所說九種眾生,實際包括了一切正在輪迴流轉的眾生。因為要濟拔攝受的眾生是如此廣大,所以發心的對象要廣大;故說為廣大平等利益有情意樂。

「我當皆令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所謂涅槃,是指苦因盡,苦果亦盡的生命境界。傳統上佛教將涅槃分成兩類:一、有餘依涅槃:能生有苦身之因已盡,尚餘有苦的所依身未盡。例如釋尊在菩提樹下獲證涅槃,但祂仍未捨棄五蘊身,而以之說法度生四十餘年,這時稱為有餘依涅槃。又如月稱菩薩舉監獄為例,雖然仍有監獄這座建築物,但獄中完全沒有囚犯。二、無餘依涅槃:有漏生死因盡,有苦的所依身亦盡。例如釋尊在雙林示滅。而「涅槃界」的「界」解作守持,謂涅槃能維持苦不生起和無漏用現行。(註釋18)因為若得無餘依涅槃,眾生便能究竟地離苦得樂;其功德超過世間善趣所有勝生安樂。今欲令無邊有情皆證得無餘依涅槃,所以發心的目標要最勝,故說為最勝究竟利益有情意樂。

「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世親菩薩解釋說:「此何意耶?謂菩薩於一切有情,悉皆攝同己體,由斯度他即度己,無己身外有情。若作己身外別有情之想,而不視他同己者,即不應名菩薩。」(註釋19)菩薩有大悲心,對菩薩而言,真正的解脫是自己與所有眾生成為一體,並一齊得到解脫,不會執著身外另有一個由自己救度的有情的想法。所以發心要視自己與一切眾生同體,「若攝為己體,即是至極不捨。」故說是至極不捨利益意樂。

質疑:若果說一切有情皆攝同己體,那麼被救度的有情是否實有?發趣菩薩乘的修行人是否實有?

解惑:發趣菩薩乘的修行人無自性,發心也如鹿渴般幻化,被救度的有情亦非實有。眾生錯將五蘊執有自性,又將依五蘊而假名為我的「我」執為實我,起惑造業,輪迴生死。如果明白五蘊並非真實,虛構出來的「我見」便不再生起;如是徹底斷除「我見」,輪迴生命中待眾緣而生起的這個五蘊體便不再生起。(註釋20)

菩薩發心時,若羼入「我見」,就會顛倒。而這個「我見」,在經文中有八種別名:第一、有情想:舊譯眾生相。有情(Sattva薩埵)亦譯眾生,指具有情、識而由五蘊和合的相續體。第二、命者想:舊譯壽者相;壽命相續者。第三、士夫(Purusa補盧沙)想:舊譯人相,謂具有人格作用者。第四、補特伽羅想(Pudgala):意譯數取趣;數數投生六道者。第五、意生想:例如中有,從意而生,隨意轉變。第六、摩納婆想(Mānavaka儒童):古印度有信奉毘紐天外道,執人身中有勝妙之我。第七、作者想:外道執人身中能作事業之我。第八、受者想:外道執能受業報之我。世親菩薩接著解釋為甚麼有分別心(想)生起呢?「由依有身見故,我等想生。」這個身指五蘊身,五蘊非一亦非常,但眾生執五蘊身是常;依相起想,執五蘊相而起分別念;認為這五蘊相即是我。世親菩薩又強調生起這些「有情想」、「命者想」等執,「我見」就未除,就是顛倒。世親菩薩要求修行人要將「身見」、「我見」一概「為令正斷」,要在斷除種種「我見」的狀態下來發心,就是「無顛倒利益意樂」了。

無著菩薩以三道來貫串發心這首個菩薩經歷階段(行所住處);第一是攝道;以欲和願(欲心所和思心所)攝受利益一切有情;第二是成就道;就是時刻銘記「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這句說話來修止觀,並將之與三摩鉢帝相應。第三是不失道;當內心有形形色色我見生起,這是散亂,便要折伏散亂,要確保任何時刻都沒有「我見」生起。

而佛在「云何住」結尾時強調:修行人在發動和保持「廣大」、「最勝」、「至極」和「無顛倒」這四種利益眾生意樂,來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時,會發覺沒有實有的「發趣菩薩乘者」,發心要救度的有情亦無自性;甚至「發心」都如鹿渴般如幻如化。「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註釋:

  1. 見《金剛般若論》〈行所住處〉義句。
  2. 如《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第四頌云:「於心廣最勝、至極無顛倒,利益意樂處,此乘功德滿。」
  3. 見《金剛般若論》〈行所住處〉義句。
  4. 根據由地婆訶羅(613-687)翻譯功德施菩薩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上解釋「無餘涅槃」說:「無餘涅槃者何義?謂了諸法無生性空,永息一切有患諸蘊;資用無邊,希有功能;清淨色相,圓滿莊嚴;廣利群生,妙業無盡。」如此看來,無論阿羅漢、辟支佛和佛入涅槃後,絶不是甚麼都沒有,只是進入苦因滅、苦果滅的生命境界;祂們仍能生起無漏用,現起身和五根的運動。所不同者,二乘人悲智小,功德劣;不及佛悲智大,功德勝。
  5. 義淨法師翻譯世親菩薩《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原文是:「此何意耶?欲明所有一切眾生悉皆攝同菩薩己身,由斯但是寂滅己身,無別有情也。若作別有眾生,不為己想者,此即不名菩薩。」世親菩薩原文重點在於己身已包攝一切有情,自己入涅槃,即意味著一切有情亦應已同入涅槃。但問題是,佛已涅槃,為何仍有無數有情生死流轉,所以羅先生依文意重寫這段譯文。
  6. 誠如龍樹菩薩在《寶行王正論》〈安樂解脫品〉說:「陰(五蘊)執乃至在,我見亦恆存;由有我見故,業及有恆有。」(頌三十五)「若見陰不實,我見則不生,由我見滅盡,諸陰不更起。」(頌三十)

應用思考問題

  1. 本經由「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開始,直至經文結尾,無著菩薩判為「行所住處」,並將之細分為「十八住」。試解釋何謂「行所住處」?而十八種「行所住處」究何所指?
  2. 無著菩薩認為菩薩在「發心」階段時要攝持甚麼東西?
  3. 發心要具備廣大利益意樂,換言之,發心的對象是指一切有情,而佛在經文中就將一切有情分為三類九種,試分別說明。
  4. 發心要令一切有情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試解釋何謂無餘依妙涅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又如何解釋?為何要所有眾生全部進入無餘依妙涅槃界才符合最勝利益有情意樂?
  5. 要怎樣發心才達到至極不捨有情?「菩薩於一切有情攝同己體」跟「所有一切眾生悉皆攝同菩薩己身,由斯但是寂滅己身,無別有情也。」這二句有不同含意嗎?試論述之。
  6. 為何「發心」時不能有「我見」?同時為何要在沒有「我見」狀態下,發心才是「無顛倒利益意樂」?試申論之。
  7. 玄奘法師譯本中有八種不同形式的我見,試分別說明之。而玄奘法師譯「有情想」、「命者想」等;鳩摩羅什譯為眾生相、壽者相;何謂想?何謂相?世親菩薩又如何解釋這些「想」的生起呢?你覺得譯作「想」合理抑或譯作「相」合理呢?
  8. 佛在「云何住」結尾強調「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說明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時能發心的菩薩,發心這種菩薩行經歷,發心的對象所謂一切有情都不是實有。試深入解釋之。
  9. 無著菩薩在《金剛般若論》以三道來解釋發心這首個行所住處──菩薩首個修行階段──其中最重要的是修「無我觀」,甚至要達到三摩鉢帝境界。並視生起「我見」為散亂,要時刻警惕,一經發現便立刻斷除。試引有關論說說明。
  10. 佛明明說「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換言之,佛說「發心」根本不實有。而另方面無著菩薩則認為「發心」是修大乘的第一步,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和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都強調發心的重要性。表面上這些大菩薩所說似乎乖離了佛說,你如何抉擇這矛盾?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