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27講

日期:2013年8月3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龍樹菩薩在〈菩提資糧品〉已詳盡解釋了積累福慧資糧,分別可獲得佛的色身和法身,與及得到五種共同及二十五種特殊的功德。接著又在〈正教王品〉中提到上師和徒弟在傳承佛法時應有的態度。傳法上師要符合六個標準:一、真:所說必定是空性教法;二、滑:說話圓滑溫柔,不令人難受;三、義:說實語,合情理;四、利:切合信眾的利益;五、依時:待徒眾因緣成熟,才教授相應法門;六、由慈悲:上師不為名聞利養,惟以慈悲為動機。「真滑有義利,依時由慈悲;佛令教弟子,故我為汝說。」另一方面,龍樹菩薩要求聞法弟子:「若聽聞實語,應住於無瞋;可取必須受,如浴受淨水。」龍欽心髓祖師巴楚仁波切(1808-1887)便是依據這一頌為基礎,提醒弟子聞法時要有恆耐煩;為了內心安穩,應先斷三過:所謂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器之過。在聞法時更要斷除六垢:傲慢、未具信心、不精進、散亂、內心太緊繃和疲厭。此外更要作四喻想:視自己作病人想、視佛法作妙藥想、視善知識作名醫想和以精進修持作醫病想。另一方面又依龍樹菩薩所說:「我今說善言,現來有利益;汝知應受行,為自及於世。」巴楚仁波切要求弟子聞思修經教時,要斷除五不持的過患。所謂五不持是持文不持義、持義不持文、未領會而持、上下錯謬而持和顛倒而持。所以在聞思修經教時,要做到一切詞句與意義沒有錯謬,按照上下次第順序而受持一切詞義;遇到疑難時不應懈怠而放棄,遇到簡單或淺顯的法教不應輕視。最後,還要注意在聞法後要依止的威儀,具足六度;並將一切法益,迴向給眾生。

今堂,龍樹菩薩循循善誘地引領老朋友引正王邁向豐盛的修行生活。祂希望國王珍惜自己這個暇滿人身;況且能得到位高權重、資財富裕的機遇,這一切對國王來說都非偶然的事,亦非來自上天對他特別鍾愛;這些福善都是自己往昔種下持戒和布施的善因,今生善業成熟的樂果。「由昔施貧苦,故今感富財;因貪不知恩,廢施無更得。」

龍樹菩薩進一步解釋如何留住這些已有的優勢。首先要對往昔接受過自己布施的人感恩,因為成全你布施善行的是他們。其次是要廣結善緣,憐恤貧苦;你今生幫忙別人,別人他日必定會踴泉相報。「世間唯路糧,不雇無人負;由施供下品,未來荷百倍。」

龍樹菩薩鼓勵引正王,作為一國元首,應以堅定的決心,無比的勇氣;領導全國人民誠心向佛;透過風行草偃的效應,建立人行十善,萬家親睦的和諧風氣。「願汝發大心,恆興建大事;若行大心事,是人得大果。」作為國王,要做的大事很多,例如現世要落實仁政,造褔萬民;最重要是營造千秋萬世的功業。歷史上印度最偉大的國王莫如孔雀王朝(324-185 B.C.)──第三代君主阿輸迦;而他最偉大的功業便是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遍及整個亞洲;令亞洲人至今仍能沾益法樂。「好名吉祥事,三寶依應作。」

智慧低劣、心量狹隘的人或許會質疑,花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來興建佛塔,廣行佛事;未免勞民傷財。龍樹菩薩教誡這類人,並且重申,廣行佛事可達致定國安邦的兩贏局面。譬如說有三

類的國王對引正王廣行佛事會有不同反應;那些比引正王更有權勢、更富有的會因此而遠離傲慢;而且不敢小覷引正王。跟引正王財勢相當,又信奉佛教的會隨喜所有的廣大佛事。不信奉佛教的也會因此不敢與引正王互相競勝。比引正王財勢較差的會因自己處於弱勢而採取「彼強自保,勢孤取和」的外交政策。所以說引正王廣行佛事能促成「定國安邦」的政治局面。「廣大事能起,大人希有用;能障下人願,以命成此事。」

引正王可能會考慮到廣行佛事會否耗損自己畢生所攢聚的資財。龍樹菩薩就提醒朋友:當你駕崩了,你的資產將全部屬於新王;試問這時你的資產能否仍然為你提供正法、快樂和善長仁翁之美名呢?「先帝諸產業,棄本屬新王;能為前王生,法樂好名不?」如果國王自己未曾享用辛苦攢聚而來的財產,又不肯廣行佛事用作布施;最後亦會在變易失壞中耗盡,最終成為痛苦之因。「用財受現喜,若施感來樂;非此二唐失,唯生苦無歡。」

最後,龍樹菩薩再提點引正王,要及早廣行佛事,布施家財。若果國王等到臨終時才發願布施,群臣和新王會阻撓你布施的意欲,令你失去使用自己資財的自主權。「將終欲行施,臣礙失自在;祚絶故捨愛,隨新王樂欲。」同時,我們根本無法決定死在哪裡,甚麼時候死,何種方式死,反正臨終時眷屬和資財都幫助不了自己;而唯有布施的善根,才能在投生的路途上等候著你,成為你的助緣。所以,大王切莫拖延,及時廣行佛事;種下善因。「若捨一切物,汝今安弘法;亦常在死緣,譬如風中燈。」

丁二 廣說

戊一 國王之規範

己一 發展布施

七 由昔施貧苦,故今感富財;

因貪不知恩,廢施無更得。

Through giving done in the past to the poor and the suffering, you obtained the wealth. Through your greed and lack of gratitude, you will not obtain the wealth again.

由於你過去世曾施捨給貧苦,今生招感享用財富;現在你卻因貪欲又不對眾生成全你布施而感恩,更因而廢棄了布施;將來便無法再次享用財富。

假使你現世受用資財尚算富裕,除了繼續布施善行外,還要向過去世接受過你布施的人心存感恩。值得留意的是修行人希望完成勝生安樂的目標,持戒和布施要齊頭並進,雙管齊下;二者不可偏廢;上生善趣,一定要靠持戒所得的引業;受用圓滿,便要由布施所積累的福德滿業。正如月稱菩薩說:「失壞戒足諸眾生,於惡趣受布施果。」(註釋189)修行人雖然樂善好施,但沒有行持淨戒,甚至破毀戒律;那麼由布施招感而來的福報,亦只能在惡趣中成熟;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如果想在人天善趣中享受以前樂善好施的福報,那就一定要堅守淨戒了。(註釋190)

八 世間唯路糧,不雇無人負;

由施供下品,未來荷百倍。

In the world, considering only the provisions for travel, if you fail to hire anyone, nobody will take up your burden. Still, through giving provided now to those of lesser station, they gratefully bear a hundred times greater burden in the future.

試想想,當我們準備上路時;假如沒有雇用任何人協助,路上便沒有人可以為我們分擔,例如是挑行李重擔等事。但假如現在能施予給低下層;為了感恩,他們會在需要時為你負荷百倍重擔。

己二 護持寺院

庚一 學修廣大心行

九 願汝發大心,恆興建大事;

若行大心事,是人得大果。

I pray that you will bring forth the great resolve, and delight in sublime deeds. Whereas engages in endeavors flowing from the great resolve, such a person will succeed in gaining great result.

願你能立下廣大心,並且恆常歡喜做廣大事;透過廣大心來行廣大事,必定獲得廣大果。

所謂廣大心是指修行人緣廣大無量眾生而生起利他的意樂;意樂是指信、欲和勝解這三種心所作用。正如上文提到,菩薩修行「故應修利他,即菩薩自利。」(註釋191)修行人心量要非常廣大;不要只顧現世,還要考慮來世;不要只顧自己,而要顧及一切有情。

「恆興建大事」,作為國王要做的大事很多,例如現世要落實仁政,造福萬民;就如前面第二十三講提到要藏富於民、重農抑商、偃武修文和整飭吏治(註釋192);在弘揚佛法方面,就要「於小大國土,應起寺亭館。」(註釋193)在流通佛經方面,國王要「佛阿含及論,書寫讀誦施;亦惠紙筆墨。」(註釋194)

情況就好像釋尊往昔在因位時發大菩提心,其後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成佛果;現其大悲等流果種種無漏功德,至今仍能不斷利益所有佛教徒!

庚二 率身廣作佛事

十 小意狹劣王,心願未曾觸;

好名吉祥事,三寶依應作。

Endeavors such as insular and inferior kings with lesser intellects would not even conceive of in their aspirations. Auspicious endeavors conducing to a fine reputation, one should undertake them in reliance on the Three Jewels.

那些撮爾小國的國王,心量狹隘,智慧低劣;他們連想也想不到甚麼是大事,遑論發大願!而你(是大國國王,)好應修建三寶所依道場,以此吉祥喜事令自己嘉名遠播。

龍樹菩薩一再向朋友強調,在全國諸道交匯點興建佛寺,向國民傳播大乘佛教,是王者殊勝的「大事」;就好像以前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輸迦曾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遍及整個亞洲,至今亞洲人仍能沾得這份法樂呢!又如中國隋文帝在首都建大興善寺,在全國各地建立大興國寺;武則天在首都洛陽建萬象神宮,撫順西域使臣;這些都是大國國王在實踐宏大偉願時所做的廣大佛事;他們至今仍名垂宇內呢!

庚三 成辦殊勝法事

十一 望王后等毛,若事非汝法,

死亦起惡名,王不作最勝。

If one becomes concerned with inspiring awe in other monarchs, but one’s works contradict your own Dharma, then, even after death, one might still develop a terrible reputation, as the king who failed to accomplish what is most superior.

假如有兩個鄰國國王對你所行的佛事不以為然;一個默不作聲;一個不單不敬畏你所行的佛事,反而誹謗你迷信、浪費金錢。後者因批評佛教,打擊善行,這人死後必落得壞名聲收場;而前者雖則沒有做善行,但亦沒有做惡行;當然較後者好。

十二 廣大事能起,大人希有用;

能障下人願,以命成此事。

If one is able to initiate expansively great endeavors, which serve those rare uses conceived of by great men, and if one is able to block the aspirations of inferior persons, one should utilize one’s edict to accomplish such endeavors.

大王,你所做的廣大佛事也能夠激發起其他偉大國王心生歡喜,讚賞你所行佛事「未曾有」!當然,卑劣的國王就會生起阻撓你發展偉大事業的意圖;大王根本不需理會他,只管全力去完成偉大的佛事吧!

對於引正王的廣大佛行,有三類國王會有不同的反應。比引正王更有權勢、更富有的國王會因此而遠離傲慢;不敢小覷引正王。跟引正王財勢相當,信奉佛教的會隨喜這種廣大佛事。不信奉佛教的,也因此不敢與引正王比較競勝。比引正王財勢較差的,會因自己處於弱勢而採取「彼強自保,勢孤取和」的外交政策。所以引正王廣行佛事對國家的政治外交有肯定的價值。

十三 無自在棄物,隻身入未來;

若於法安財,前至逆相待。

Giving up all possessions, bereft of any freedom, you must go helplessly into the future (next life). If you establish your wealth in the Dharma, it proceeds on ahead, welcomes one, and awaits one’s future use.

在你(死亡)失去暇滿人身時,無奈要放棄所有財產;剩下孤單一人上路,走向下一世。但你現在已於正法中建立財富,這些法財會在你的未來世歡迎你、等待你。

臨終時躺在棺木裏,我們還可以像生前以韁繩操控馬匹嗎?誠如巴楚仁波切說:「除非生前有修行,能掌握中陰各個階段;否則,你只會無助地在中陰期既漫長、又恐怖的狹道上漂流。業風在背後猛力地吹;前面一股可怖闇冥的黑影向著你衝過來,無數的閻魔鬼卒作出殺戮毆擊的姿勢;一面追逐著你,一面叫喊著:『殺殺斬斬!』此時你無處可逃,亦無法匿藏;救護希冀皆已絶望;緊急關頭,不知所措。」(註釋195)

龍樹菩薩循循善誘說:「這時財勢、親友都不能派上用場,唯一能令你自主上升或下墮的,就是現在仍活著的你。」

「捨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死時既須捨,何若生盡施!」(註釋196)透過完全的奉獻才能達致涅槃,定善解脫就是自己希求的目標。既然所有財物到死後都要捨棄,何不趁還活著時,捐獻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呢?

「乃至眾親友,傷痛且哀泣;四人掮吾體,屆時赴寒林。無親亦無怨,隻身隱山林;先若視同死,殁已無人憂。四周既無人,哀傷或為害,故修隨念佛,無人擾令散。」(註釋197)我們應及早離開親友和怨仇,讓親友們以為自己早已不在人世,那麼縱然真的死了,也不會令人傷痛哀愁;而且自己臨終之時,四周雖無人陪伴,但亦無人痛哭悲傷,亦無人加害於你;臨終時專心隨念諸佛菩薩,便不會受到干擾,不會分心散亂。

龍樹菩薩語重心長地告誡朋友說:「我們根本無法決定死在哪裡,甚麼時候死,以何種方式死;反正臨終時眷屬受用都幫助不了,只有生前由正法而行持布施所積的善根才能在投生的路途上等候著你,成為你的助緣。大王務必迫不及待廣行佛事,種下善因!」

十四 先帝諸產業,棄本屬新王;

能為前王生,法樂好名不?

As for the assets of former king, having cast aside possessions, they belong then to the new king. Are they able then to provide that previous king with Dharma, happiness or fame?

先王駕崩了,他的一切資產將屬於新任國王了。這些資產又能否為先王提供正法、快樂和伴隨樂善好施的好名聲呢?

十五 用財受現喜,若施感來樂;

非此二唐失,唯生苦無歡。

One may use wealth for joy in the present, or, through using it in giving, for one’s happiness in the future. Where not used for either of these two, it is bound to be lost in vain, for it will only generate suffering and an absence of bliss.

現在我們可以由財富帶來安樂,也可以用作來布施,成為未來的樂因。(因為慳吝而)現在不用資財來享受溫飽或用來布施給別人,最後亦會在變易失壞中浪費掉,成為痛苦之因。

我們辛苦地血汗相濡,攢聚而來的資財,最合理的做法是分成兩份:一份用來自身享用;誠如月稱菩薩說:「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凡夫皆想得到快樂,而世俗的快樂離不開飲食、衣具、住所等基本物質享用;所以「用財受現喜」是合乎情理的。月稱菩薩繼續說:「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註釋198)今世受用資財都是以往昔布施為業因,所以另一份的資財應用作布施積福。

若果自己未曾享受辛苦攢聚而來的財產,又不布施給有需要的人;根據古德的經驗,最後亦為五家共同耗盡(註釋199);結果世間財不但沒有為自己帶來快樂,反成痛苦之因。

龍樹菩薩再提點引正王,要及早布施,廣行佛事,莫待臨終時才不得不放手捨盡資財。

十六 將終欲行施,臣礙失自在;

祚絕故捨愛,隨新王樂欲。

If you wait until dying, and only then aspiring to practice giving, the ministers will interfere, and you will lose your independence. Because the reign is to be cut short, they withdraw their affections, and then accord instead with whatever will please the new king.

若大王等到臨終時才發願布施;那時群臣會因你快將失去統治權而不再擁護你;為了討好新王,還會阻撓你布施的意欲,令你失去使用財產的自主權。

十七 若捨一切物,汝今安弘法;

亦常在死緣,譬如風中燈。

Since you are bound in any case to relinquish all possessions, you would quickly use all your possessions to the propagation of Dharma, for you still always abide in conditions conducing to death, like a lantern flame set out in

the wind.

無論如何,我們終有一天也要放下一切財產;所以最好是當下儘快廣行佛事;事實上,脆弱的生命儼如風中油燈,我們那能知何時是死期!

註釋

  1. 《入中論》〈離垢地品〉頌四。
  2. 業有引業和滿業之分;例如生而為人就是引業的結果;而持戒則是引業。修行人如果要在人身基礎上招感諸根俱全,受用充裕,則要視乎滿業;而布施主要是滿業。世親論師在《俱舍論》〈業品〉分析引業與滿業之間的四種關係:(一)如果引業和滿業均善;便得人身,諸根俱全,受用圓滿。(二)若引業善、滿業不善;縱得人身,也身體殘缺,受用貧匱。(三)引業和滿業俱不善;則投生餓鬼、地獄。(四)引業不善、滿業善;投生為福德鬼,例如地主,受用很好,亦長壽。
  3. 《寶行王正論》〈菩提資糧品〉頌一〇〇。
  4. 見〈菩提資糧品〉頌五十一至五十五。
  5. 見〈菩提資糧品〉頌四十一。
  6. 見〈菩提資糧品〉頌三十七。
  7. 見拙作《心止師教》頁三十五。
  8. 《入菩薩行》〈持守菩提心品〉頌十一。
  9. 《入菩薩行》〈靜慮品〉頌三十四至三十六。
  10. 《入中論》〈極喜品〉頌十。
  11. 古諺云:「一切財產總非真,及早將他施於貧;水火盜官並逆子,五家有份盡來侵。」古德認為,世間財乃五家共有:熊熊烈火、洶湧洪水、強盜、貪官、不肖子孫;都可以奪走守財奴難捨的資產。

應用思考問題

  1. 修行人例如引正王由於往昔持戒和布施等功德,今生便獲得暇滿人身、資財受用不匱等樂報。龍樹菩薩循循善誘勸勉朋友:「既然現在處於順境,好應更上層樓,否則當福德耗盡,或遇上貧困,障礙修行,甚至失去寶貴人身,錯失順緣,這是愚人才會做的事情。」試依頌七說明勵力繼續布施,和廢止布施兩者孰利孰害。
  2. 持戒和布施要齊頭並進,才可獲暇滿人身和資財充裕的圓滿果報。根據《俱舍論》〈業品〉說,持戒是勝生安樂的引業,布施是滿業。試用四料簡分析引業和滿業之間的關係。
  3. 今生幸得暇滿人身,資財受用充裕;你除了要感激得佛指引,能廣行善行外;更要感恩悲田,以及往昔接受過你布施的貧苦大眾。所以今生你要繼續對有需要人士給予布施,希望他們走出貧困和愚癡。一般來說,他們定會心存感激,再度引發善緣。請依頌八說明。
  4. 根據佛在《金剛經》說:大乘修行始於發菩提心,而安住菩提心修行的特徵是這樣的:「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此中說明了菩薩利他事業的對象是廣大的(廣大心),還有是究竟的,不單令他們得到暫時的勝生安樂,還引導眾生得到究竟的定善解脫。龍樹菩薩繼承了《般若經》的精神,希望修行人胸懷寬廣,眼光深遠;所謂「發大心、造大事、得大果。」試依頌九說明。
  5. 龍樹菩薩從引正王的觀點出發;提醒他如果想現世及未來身體健康、壽命增長、名聲享譽皆得圓滿的話;就應效法孔雀王朝的無憂王,在全國各地建設莊嚴三寶道場,廣行佛事。不要理會氣量狹隘的鄰國國王,認為推行佛教,建造佛塔無甚利益,甚或迷信的短淺見解。試根據頌十說明。
  6. 龍樹菩薩恐怕引正王對於在全國建立三寶道場、弘興佛教的功德價值猶有疑慮;於是舉了一個例子:若有兩位國王皆不信佛,而且更對你建塔起寺、廣行佛事不以為然;其中一王不生誹謗;而另一王則譏笑批評;前者雖然沒有作惡,但卻失去行善的機會;後者則對功德善業不存敬畏,反生誹謗,種下惡因,如是死後必因自己的惡業而受苦果。試依頌十一說明龍樹菩薩為了讓朋友一往無前地廣行佛事所舉設的譬喻。
  7. 為甚麼說,若果引正王能廣行佛事、廣修佛塔等,肯定會對國家外交有利?依頌十二說明。
  8. 每個人臨終時,都是「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你愈是不想死,你的潤生煩惱便乘機煽起種種習氣,顯現出種種幻像,令你陷入中陰險境。這時唯一可以幫到你的,是你平日修持正法所培養出對三寶的信念和布施的福德。此外,人不想死的原因不離兩種,放不下財富和眷屬,所以聖人主張當你還健在時,要好好地廣行布施,所謂「死時既須捨,何若生盡施?」再者,自己早日修行,在阿蘭若青磬紅魚禮佛陀,那麼自己和家人早已習慣離情別緒,就算死別也不太傷心。早日捨離財產和眷屬,臨終不會分心散亂。這是聖人為大家精心設計的錦囊妙計,讓大家安心走好!你願意接受這個善妙安排嗎?試撰文論述之。
  9. 龍樹菩薩向引正王力陳「廣行布施」,早種善因是唯一保障個人得到臨終安樂,人死留名的善巧方便。你能依頌十三、十四說明嗎?
  10. 中觀聖人不反對使用自己血汗相濡,辛苦攢聚而來的財富,換取現世的飲食、衣具、住所等物質享受;但重要的是要知道這些資財應保留一部份作布施之用。試依本論頌十五及月稱菩薩《入中論》〈極喜地〉頌十說明中觀的財富觀。
  11. 為何龍樹菩薩勸勉引正王要趁自己還健康時就要廣行佛事,而極力反對引正王以遺詔形式來執行他布施的意欲?依頌十六、十七說明。
  12. 守財奴所攢聚的世間財向為五家共享,正所謂「善財難捨,冤枉甘心」。你能寫一篇文章勸誡這些守財奴認識到布施的重要性,從而改變自己慳悋的性格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二十七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