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26講

日期:2013年7月6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龍樹菩薩勤勉修行人要珍惜暇滿人身,此刻要外斷塵緣,內捨妄念;一心修行。「死緣百一種,壽命因不多;此因或死緣,故恆應修善。」當希望離苦得樂的初基修行人以四緣、四力發起世俗菩提心(見講義註釋103);此時便進入資糧位,開始第一個阿僧祇劫(104乘以四十三億二千萬年)的修行歷程,直到見道為止。這時修行人依發心的質素分為三個等級;下品的發心與欲心所相應;例如純粹希望獲得佛果,離苦得樂;猶如大地。中品的發心具堅強意欲,與信、欲、勝解三心所相應;猶如純金。上品的發心與強烈的意樂相應,猶如新月;新月雖微微彎勾,但能日日增長,漸次圓滿。龍樹菩薩語重心長提醒初基修行人,在這階段除了發菩提心外,還要努力於積累無量的福慧資糧;福德資糧是獲得佛色身的因,智慧資糧是獲得佛法身的因。誠如《六十正理論》頌六十所說:「願眾以此善,積福智資糧;由福智資糧,期獲二淨妙。」

龍樹菩薩繼續指出,若透過積累福慧資糧,修行人會獲得五種共通的功德和二十五種特殊的功德。上堂已交代過積福慧資糧而獲五種共通及前十五種特殊功德,今堂龍樹菩薩繼續闡述積累福慧資糧其餘十種功德。

第十六種因積累福慧而得到特殊的功德:由於自己守持五戒,間接令人離開怖畏,未來能獲處處佔優的勢力。「由行五實施,及惠無怖畏;非諸罵能辱,故感大勝力。」

第十七種功德:修行人已得三摩地,復因往昔在佛塔前供燈,又在闇處布施光明;故招感天眼通。「支提列燈行,幽闇秉火燭;布施續明油,故得淨天眼。」

第十八種功德:修行人已得三摩地,復因往昔在佛塔供養樂聲;故招感天耳通。「供養支提時,即設鼓聲樂;蠡角等妙音,故獲淨天耳。」

第十九種功德:由於不揭露別人陰私,又能遷就別人意願,且尊重別人的想法;加上修得三摩地;故招感他心通。「於他失默然,不談人德闕;隨順護彼意,故得他心智。」

第二十種功德:修行人已獲三摩地;往昔又曾為貧窮和老弱提供舟車接送,或送車乘給尊師;故招感如意通。「由施徙舟乘,運致羸乏人,恭謹瞻尊長,故獲如意通。」

第二十一種功德:說法者已得三摩地;再者,他說法的動機純正,又能引導別人憶習佛經文句及意義;故感得宿命通。「令他憶法事,及正法句義;或淨心施法,故感宿命智。」

第二十二種功德:修行人不斷積累無量智慧資糧,最後證悟諸法無自性;永斷煩惱和煩惱的因─無明,完成定善解脫;得到六神通中最殊勝的漏盡通。「由知真實義,謂諸法無性;故得第六通,最勝是漏盡。」

第二十三種功德:修行人透過積累無量的智慧資糧,得以繼承及發揚佛陀遺留給我們賴以成佛的兩種珍寶:第一是祂往昔行持菩薩行的大悲等流果,讓我們生生世世也分享得到祂的慈悲救度;第二是祂成佛時的最後無間道之一剎那智,這一剎那智成為四諦等佛法的根據,並成為我們生生世世透過法教而成就無漏智。前者是「悲」,後者是「智」。修習悲智,能成就佛果,救度眾生。「平等悲相應,由修如實智;故自得成佛,恆解脫眾生。」

第二十四種積集福慧而得到的功德:由於清淨發願,便可往生極樂或兜率淨土。「由種種淨願,故佛土清淨。」

第二十五種因積累福慧而得到特殊的功德:由於向支提佛塔供奉寶物,並因積累眾多福德資糧,感得投生色界諸天的勝生安樂;色界天天身常發金光。又因圓滿積累福慧資糧;得定善解脫,最終成佛,得三十二相中「大光相」和「金色相」。「眾寶獻支提,故放無邊光。」

最後,龍樹菩薩再次強調最殊勝的修行,莫過於修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只有實踐「唯自應受苦,共求眾安樂!」這樣才是完成發菩提心的諾言,圓滿菩薩行。「故應修利他,即菩薩自利。」

接著,龍樹菩薩循循善誘,教導引正王如何修持佛法。祂首先指出佛教傳法師(法師)要符合六個標準:一、真:說大乘空性教法;二、滑:說法要圓潤輕柔,不令人難受;三、義:合乎真實義的實語;四、利:切合信眾的利益;五、依時:待徒眾因緣成熟,才教授相應法門;六、「由慈悲」:說法者不為名聞利養,說法時惟以慈悲為動機。「真滑有義利,依時由慈悲;佛令教弟子,故我為汝說。」

另一方面,作為理想的聞法者,要內心安穩,切莫起熱惱和不耐煩;在聽到重點時,要依教奉行。「若聽聞實語,應住於無瞋;可取必須受,如浴受淨水。」

九十一 由行五實施,及惠無怖畏;

非諸罵能辱,故感大勝力。

Since one adheres to the five moral precepts, one can be able to lead others to keep away from fear; this is the giving of fearlessness. You become such that no form of vilification can defame, and you thereby bring about great overwhelming power.

由於自己能行持五戒,所以能令眾生離開怖畏,這就是無畏施!(能招感)任何誹謗都不能損毀你的聲譽,獲得勢不可擋的力量。

根據賈曹杰的解釋:用五種最好的食物,分別是蔗糖、煉酥、蜂蜜、芝麻油和食鹽作布施;與及保護因仇敵的恐嚇而恐懼者,因而招感到諸魔不能伺機損害修行人的果報。

但老拙覺得「行五實施」及「惠無怖畏」亦可解作:由於自己行持五戒,當眾生與你相處時,能給予他們免被傷害的安全感;因此可令對方離開怖畏。根據早期大乘經典《優婆塞戒經》說:「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註釋182)。此外,《佛說五大施經》中佛對諸比丘說:「以何義故,持不殺行而名大施?謂不殺故,能與無量有情施其無畏。以無畏故,無怨、無憎、無害。由彼無量有情得無畏已,無怨憎害已,乃於天上、人間得安穩樂。」(註釋183)兩部佛經也同樣說到守持五戒即對眾生行無畏施。

由於自己持守五戒「行五實施」,令別人免受生命和財物或遭損失而產生恐懼,故「惠無怖畏」;所以縱有種種誹謗,都無法毀你清譽;這是積累福慧資糧令你得到第十六種功德。

頌九十二至九十七說明積累何種福慧可得六神通。

九十二 支提列燈行,幽闇秉火燭;

布施續明油,故得淨天眼。

From stringing lines of lanterns at the caityas, by setting up torches there to dispel deep darkness, and giving oil for continuous illumination, you will attain the divine eyes.

在支提佛塔用線串起燈鬘,在黑暗處點燈,布施燈油;這樣便得天眼通。

我們不可能透過根識運用神通,神通都是意識在作用。所以成就天眼通,除上述三種福因外,修行人尚需修奢摩他得三摩地(註釋184)。根據《俱舍論》說:「有天眼通的人可以見到一百由旬(註釋185)周圍的所有東西。」獲得天眼通是第十七種功德。

九十三 供養支提時,即設鼓聲樂;

蠡角等妙音,故獲淨天耳。

When making offerings at the caityas, by just then performing music with the sounds of drums, conches, horns, and other sublime tones, you will attain the divine ears.

在對支提佛塔獻供時吹奏海螺、號角、鼓聲和其他美妙音樂;由此得天耳通。

蠡和角同屬號角,一般以六尺稱角,五尺稱蠡。修行人要得三摩地,再因往昔在佛塔前供奉音樂,才獲天耳通;能聽到方圓一百由旬內粗細聲音。這是第十八種功德。

九十四 於他失默然,不談人德闕;

隨順護彼意,故得他心智。

From remaining silent about the faults of others, through refraining from discussing people’s defects in virtue, and from compliantly keeping the thoughts of others secure, you will gain the knowledge of other thoughts.

對別人的過失保持緘默,不參與評論別人操守的缺失;隨順別人並擁護他的想法,這樣能得他心通。

他心通是指可以清楚地現前了知別人在想甚麼。不揭露別人的私隱,不參與批評別人的缺失;隨順別人的想法,自己又得三摩地;便可以獲得第十九種功德──他心通。

九十五 由施徙舟乘,運致羸乏人,

恭謹瞻尊長,故獲如意通。

On account of providing boats and carts as means of conveyance, attending to those who are weak and destitute, and assisting to those venerable and senior with transportation, you attain the knowledge of miracles.

為羸弱和貧窮者提供舟車運送等服務,以騎乘送迎耆老尊長;你便獲得如意通。

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證通,俗稱法術。例如可騰空、下地;身體可以一變多或多變一等神通變化;這是意識作用,亦要同時得三摩地。如意通是積累福慧資糧所獲得的第二十種功德。

九十六 令他憶法事,及正法句義;

或淨心施法,故感宿命智。

Through leading others to bear in mind Dharma—related matters, including the meaning of statements in right—Dharma scriptures, and by giving Dharma with a pure mind, you will attain the knowledge of past lives.

透過引領別人謹記與正法相關的事情,包括正法經論之義理,及以清淨心說法,便能獲得宿命通。

宿命通是指可以憶念自己及他人過去世的情狀。一般瑜伽士的宿命通是很有局限的,例如他可能只看到自己,不能看到別人的過去;又或者只能看到一世,不能看到前二世或以上的過去事情。但對佛而言,祂的宿命通卻是無礙的。積集福慧資糧得宿命通是第二十一種功德。

九十七 由知真實義,謂諸法無性;

故得第六通,最勝是漏盡。

Through realizing the genuine reality-based meaning that all things do not inherently exist, you thereby gain the sixth of the super knowledges. This most supreme of them is the cessation of all defilements.

透過體證諸法真實義,亦即是諸法無自性;你便得到第六種神通,也是最殊勝的漏盡通。

漏指煩惱;要做到「漏盡」,不單是煩惱沒有了,就是連煩惱的因──無明也沒有了。要斷除無明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修習和證悟空性。有些阿羅漢只能證得前五通,因沒有修空性而無法得漏盡通;即使祂證得前五通,那還是有漏的神通。就好像進入了無想定一樣,這些未證空性的阿羅漢尚是有漏修行,所以當他們的煩惱習氣一旦遇上適當的環境,仍會起現行!而只有修習空性,所證得的漏盡通和前五種神通才是無漏,才是漏盡通,才能永斷煩惱。所以中觀瑜伽士要求修行人要修空觀,獲證最殊勝的漏盡通。(註釋186)獲得漏盡通是積累福慧資糧的第二十二種功德。

九十八 平等悲相應,由修如實智;

故自得成佛,恆解脫眾生。

By embodying uniformly equal compassion through cultivating the wisdom of reality, you thereby naturally gain realization of Buddhahood, and constantly carry on the liberation of beings.

透過修習與實相相應的智慧,內心充滿平等的大悲;便自然獲證佛果,並能恆常安置眾生於解脫大道。

修持空性智慧,再以大悲心來攝持空慧,在悲智雙運下,便得佛果;以悲智修行能得佛果,這是第二十三種功德。

九十九 由種種淨願,故佛土清淨。

Through various pure aspirations, your Buddha Land will be purified.

由於清淨發願,便可投生到清淨的佛土。

發願清淨,可招感投生兜率、極樂世界等清淨佛土。此外,這兩句亦可解釋為:例如法藏比丘透過發清淨的四十八願成就報身時,招感清淨的極樂世界報土;能招感報土是第二十四種功德。

眾寶獻支提,故放無邊光。

Through offering jewels to the caityas, you produce the radiance of boundless light.

以珍寶供養支提佛塔,將獲身體能發放無邊光明的功德。

積累福慧資糧,最終能招感佛的淨妙色身和法身;其中色身具「大光明」和「金色相」;能映奪世間一切金光明,令不復現。能感三十二相的大光明金色相;放光淨除情器的污垢,這是積累福慧資糧第二十五種功德。

一00 如此業及果,已知義相應;

故應修利他,即菩薩自利。

Knowing how karma actions and effects such as these, one should therefore cultivate those practices benefiting others. For the Bodhisattvas, they are the same as those benefiting himself.

了解如是(積集福慧)因,得到如是(種種功德)果的關係,便要修利他的方便;對菩薩而言,利他即是自利。

丙四 正教王品第四(教誡修學國王之無過行)

丁一 表明立場

戊一 國王察納善言的困難

己一 不能冀望臣屬言言柬

一 王若行非法,或作非道理;

事王人亦讚,故好惡難知。

If a king acts in a way that contradicts Dharma or does something that is

contrary to principles, those serving the king will nonetheless praise those deeds. Hence it may b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good from bad.

如果國王行持非(佛)法所許,甚至行為與正道根本相違,身邊的侍者或多或少會盲目附和;所以有時(國王你)難免分辨不出善與惡。

由於國王操生殺大權,一般人難以知曉國王是否能夠忍受當面受指責的恥辱,所以縱使國王的行為不妥當,臣民都只能唯唯諾諾,不敢明言。

己二 自己難於啟齒

二 亦有世間人,非愛善難教。

何況大國王,能受善人語。

Even common worldly people, not being fond of goodness, may be difficult to instruct. How much the less might a great country’s king be able to accept the counsel of those devoted to goodness?

就算一般百姓凡夫,亦會是個不欣求善法、剛強難化的人;更何況(你是)堂堂一國之君,我可以令你察納多少善言呢?

己三 作出勸誡的目的

三 我今愍念汝,及悲諸世間;

故我善教汝,實益若非愛。

Because I feel sympathetic concern for you, and because I feel compassion for all in this world, I therefore attempt here to fully instruct you in the genuinely beneficial manner, even though you may not find it pleasing.

我不僅悲愍你,同時亦對世間一切有情生起了悲心,所以才用善巧來教誡你;不論你是否樂於接受,我總希望所說的(善道)能為你帶來禆益。

戊二 依佛教誡聽取饒益語而修學

四 真滑有義利,依時由慈悲;

佛令教弟子,故我為汝說。

Teachings should be true, gently presented, meaningful, salutary, timely, and motivated by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the Buddha enjoins us to instruct disciples in this manner. Guided by that, I offer these teachings for you.

教法必須是真實不虛、能滑潤輕柔地傳達、有意義、有利益、適時而說;說法者的動機亦必須充滿仁愛與慈悲。佛陀叮嚀,說法者必須以這種態度來教化弟子;所以我亦遵照佛的指示來教誨你。

佛陀要求說法者符合六個條件:

一、「真」,指合乎空義。二、「滑」,潤滑;指說話圓滑,不會令人不好受。三、「義」,為了尊重別人,說有內涵的實語,不說無意義的綺語。四、「利」,符合他人的利益;換言之,要視乎他的根器而調校說法的內容。如果對方連勝生安樂的教法都未通達,就不要向他說甚深空性教法。一般來說,先勸人善捨布施,這樣做必定符合任何根器(註釋187);對所有根器都能帶來利益。五、「依時」,所謂不請不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上師對徒眾不離不棄,當因緣成熟,弟子自動發問請求佛法,說法者亦當依時教化。六、說法者要以悲心為動機,切忌為名利供養而說法。

戊三 徒眾應懂得接受及奉行有利自他的教誡

五 若聽聞實語,應住於無瞋;

可取必須受,如浴受淨水。

When listening to a true statement, you should abide in a state free from anger, then you should accept in practice whatever you are able to grasp as if it were pure water that cleanses you.

在聽聞諦實語(教誡)時,內心應安住於無瞋的狀態;當你能掌握其中重點(教義)時,就要聽取它、接受它,就好像沐浴時用淨水清洗自己一樣。

當你聽聞教法或別人的勸誡時,內心要從容不迫地聆聽教誨,莫起熱惱,更要有恆耐煩。聽到重點,隨自己能力所及隨受隨行。

六 我今說善言,現來有利益;

汝知應受行,為自及於世。

I now set forth words devoted to goodness,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both now and in the future. On knowing their import, you should accept them, implement it for your own sake and also for the sake of the world.

我現在向你所說這些善言,不僅利益你今生,亦能利益你未來世;所以國王你應該在明瞭教法之後,照著去做自利和利他的行為。

龍欽心髓祖師依這兩頌為基礎,無論在向弟子開示佛經,抑或撰寫教言前,均先要求聞法者要斷三過、六垢和五不持;並要求他們於聞法時要持四喻想和所要依止的威儀,與及聞法後要具足六度。(註釋188)

註釋

  1. 《優婆塞戒經》〈五戒品〉第二十二。
  2. 宋太宗時期,印僧施護(?-1017)所譯。
  3. 三摩地(Samādhi)是指別境中的「定心所」;所謂定是指「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修行人修奢摩他(Samātha),經九住心得輕安,是為初禪近分;得三摩地才正式進入初禪;這時意識若有定心所,這位修行人便處於三摩地狀況,心住於定中,稱為三摩缽底(Samāpatti等至),而由三摩地引發出功德,例如修觀,變化神通,便稱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
  4. 由旬,梵語Yojana,原指以軛繫著公牛走一天的路程。《大唐西域記》卷二說:「舊傳一踰繕那(由旬)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由此可推知,有天眼通的瑜伽士可看到一千六百里之遠。至於唐朝的「里」制與今日公里如何換算,老拙就無法提供答案。
  5. 阿羅漢要修空性,證得漏盡通,才能完成滅諦,所謂涅槃;否則,祂們只算入了無想定,煩惱的根仍未盡除,遇緣會再生起。詳解見拙作《入菩薩行講義》下卷第七十二頁;頌四十八及解釋。
  6. 月稱菩薩在疏解《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明菩薩行品〉頌一百一十一說:「首先於聽者,說布施語等;了知法器後,再宣甚深法。」
  7. 見拙作《心止師教上卷》第二十五至三十八頁。

應用思考問題

  1. 我常說《寶行王正論》比《中觀寶鬘論》保存了較多早期的大乘思想。例如在早期大乘經典《優婆塞戒經》和《佛說五大施經》都提到修行人如果持五戒,就可以給人無畏施;《寶行王正論》第三品頌九十一就是繼承這說法,「由行五實施,及惠無怖畏,非諸罵能辱,故感大勝力!」《中觀寶鬘論》卻將這句譯作「由施五精華,乃施無怖畏;諸魔不能侵,具殊勝大力。」未知賈曹杰是根據哪本佛經,以蔗糖、煉酥、蜂蜜、芝麻油、食鹽解作五精華;解釋文義亦有些牽強。試依你的意見抉擇兩譯本誰較善說。
  2. 頌九十二至九十七說明積福慧資糧可獲六神通;何謂六神通?為何說只有漏盡通才是無漏的神通,而前五種神通都是有漏?
  3. 展現天眼通和天耳通的超凡能力只局限在一百由旬的範圍內。《俱舍論》卷十二〈分別世品〉提到以人左右兩手伸長,兩手中指間的距離為一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Krośa),八俱盧舍為一由旬;你能換算成現代的公里嗎?即是如果有天眼通的人,可以看到方圓多少公里的東西?有天耳通又能聽到方圓多少公里的聲音?
  4. 獲得神通,除了各自的福德因外,最重要的是修奢摩他得三摩地;修持大圓滿的行者更認為:「三摩地如耕田地,是生起一切功德之基。」試述如何得三摩地。佛教術語中的三摩地、三摩鉢底和三摩呬多又有何分別?
  5. 所謂如意通,又名神足通;是指修行人可以騰空下地,分身變化。這神足通與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四神足可有關係?(提示:四神足中的神足是指三摩地;欲神足是以欲求解脫為助力而修三摩地;勤神足是以精進力而修三摩地;心神足是以行持布施、持戒和忍辱時的思心所為助力而修三摩地;觀神足即以伺心所為助力而修三摩地。聲聞乘例如四雙八輩的賢聖僧所得神通由修四神足而來。)
  6. 六神通中最殊勝的是漏盡通;所謂永斷煩惱的智慧。要獲得漏盡通,一定要修空觀和體證空性;只有證得漏盡通的阿羅漢,祂的六神通才是無漏,才肯定是完成滅諦,證入涅槃;相反,沒有證悟空性的阿羅漢,縱使有五神通,但全都是有漏;故此仍未能斷盡煩惱,未完成滅諦,更遑論證入涅槃。所以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智慧品〉頌四十八說:「若無空性心,滅已復當生,猶如無想定,故應修空性。」試綜合本頌和《寶行王正論》〈菩提資糧品〉頌九十七,說明聲聞修行人要修證空性,獲得漏盡通;才是真正圓滿滅諦,證得涅槃。
  7. 我常說真諦法師譯《寶行王正論》所依據的梵本,保留了很多早期大乘佛教的信仰。除了前面提到幾點例如在諸路口建佛寺來弘揚大乘教法等外,論中多次提到禮拜供養藏有佛舍利的支提,便如同親身承侍佛陀一樣,這是初期大乘對釋尊永遠懷念的特徵。又例如〈菩提資糧品〉頌九十九亦提到佛子供養的對象是支提,但《中觀寶鬘論》則改為能仁(佛陀);這說明十世紀時,由對佛陀永恆的懷念具體地形成「法身不滅」的想法才算成熟。試重新將《寶行王正論》與《中觀寶鬘論》對讀,例如第三品頌九、頌四十一、頌九十一和頌九十九,從中找出早期大乘佛教的特色。
  8. 遇上能揭示自己的缺點,甚至是詆毀自己的智者,確是修行人莫大的福氣;值得珍惜。可是,假如遇上就算是稱讚自己的凡愚,都是不值得慶悅的。誠如《律經》說:「智者所呵責,凡愚作讚嘆;智責即殊勝,愚讚非如是!」你認為引正王能夠珍惜龍樹菩薩對他的教誡嗎?如果引正王能夠做到這點,他值得你欣賞嗎?試依第四品頌一、二說明。
  9. 佛為說法者制定六項為人說法時的守則,試依第四品頌四說明。
  10. 龍樹菩薩認為作為聞法者,包括國王或一般徒眾,應以甚麼態度來聽聞教言?試依第四品頌五及六說明。
  11. 龍欽心髓祖師巴楚仁波切(1808-1887)繼承龍樹菩薩要求信眾在聞法時要內心安穩,莫起熱惱和有恆耐煩;並且在依教奉行的基礎上,更加明確要求信眾在聞法時要斷除三過、六垢和五不持;聞法弟子要持四喻想、具足六度和依止威儀。試依《心止師教》,說明佛弟子應如何聽聞教法。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二十六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