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20講

日期:2013年1月5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寶行王正論》有兩大修持成佛之道的提綱:如何先達臻安樂勝生這暫時目標,和如何圓滿定善解脫這究竟目標。龍樹菩薩指出,前者在於積集福德資糧,除了獲得佛色身相好莊嚴外,行者更因修習十善、三應斷、三法行、六度、四攝和四修學而招感未來行菩薩道時,準備更佳的修學環境,例如得人天之樂,幫助我們較平順地走漫長的三大阿僧祇劫。而定善解脫最具體莫如斷盡對我、我所產生實有和實無的執著,體證原始清淨的佛法身;在此龍樹菩薩提出,修行人要積累智慧資糧,例如勤修奢摩他和空觀。「諸佛有色身,皆從福行起;大王!佛法身,由智慧行成。」「故佛福慧行,是菩提正因。」歷來佛門修行人一直被「如果輪迴的主體沒有一個我,那究竟用甚麼去統攝因果業報?如何以歷劫修來的福慧資糧成就佛果?菩薩在因地所修的相好福因,會不會隨著成佛而消失?」諸如此類的問題所困擾,所以勝義補特伽羅、如來藏、阿賴耶識等「變相」的實我的說法,便層出不窮地出現;這些人很自然就會質疑龍樹菩薩談無、說空,這樣說菩薩歷劫修行所積福因,至成佛時因我法俱空而斷滅;因而誣告中觀是虛無主義。西藏大德賈曹杰在《中觀寶鬘論顯明要義釋》解釋此頌時強調:「對於世俗諦,於自派以量成立之安立若不善加瞭知,則會產生所謂『色、法二身非佛陀以自相續所聚攝而成,只是於徒眾之他相上需要而安立』等等惡劣學派。」他引用了龍樹菩薩《六十正理論》頌六十說:「願眾以此善,積福智資糧,由福智所生,期獲二淨妙。」並根據月稱菩薩的註釋說:「緣積累福慧二資糧而生起二淨妙。何謂二淨妙?謂佛色身和法身。」目的是引證中觀緣起性空說,絕非斷滅虛無論,佛果來由是有根有據;菩薩萬行亦福不唐捐;而且更仔細分析十地菩薩成佛時,福慧資糧在自相續活動如何轉變:「第十地菩薩最後心是由自相續所攝,而在彼十地最後心的第二剎那,此時的相好莊嚴之身,並非間斷或住他相續之中。」這樣,中觀空性學說的基、道、果就完整給突顯出來了。

今堂龍樹菩薩首先申明修行人是需要廣大勇氣來履行菩提心,實踐菩薩行。「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龍樹菩薩寄語引正王,眾生無邊誓願度,只要虛空尚存,輪迴未盡;為了利益受苦受難的眾生,菩薩要憑著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留在世間,拔濟救度眾生,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做點事;並以所有功德迴向眾生終證佛果。「如十方無邊,空及地水火;有苦諸眾生,彼無邊亦爾!此無邊眾生,菩薩依大悲;從苦而拔濟,願彼般涅槃。」

龍樹菩薩接著勸勉引正王,要證得無量功德佛陀果位,就先要斷盡無邊煩惱,修學無量法門,積聚無數的福慧,不要因路太長而感到恐懼,或是感覺自身無力、生起煩厭,甚至沮喪。祂說只要內心能夠堅定地希望幫助眾生拔除痛苦,晝夜間無論行住坐卧,甚至睡眠時;無量的福德都會任運地流注入修行者的心田。佛果功德無量,同時,救拔無量眾生所產生的福德亦同樣無量,因此佛果不難達成。「從發此堅心,行住及卧覺;或時小放逸,無量福恆流。福量如眾生,恆流無間隙;因果既相稱,故菩提不難。」總結這個想法,龍樹菩薩提出菩薩道有四無量法:在不可計度的時間中,救度無量的眾生;為了證悟無量的菩提法門和履行無量的福德善行;菩薩一往無前地修行,最終積聚到足夠的福慧資糧,便能成就無量的佛果功德。「時節及眾生,菩提與福德;由此四無量,菩薩堅心行。」

龍樹菩薩勉勵菩薩瑜伽士在不可計度的長久修行中,要抱著有恆耐煩的態度,發揮大悲心的力量,積集福慧資糧,去除身心的痛苦;去除修行道路上的障礙,一世接一世打造出更易行的寬廣平坦的路面。誠如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精進品〉中以三頌總結菩薩如何以大無畏精進心來修行;祂亦提到,因為肉體的痛苦是由罪惡的行為而來,心靈的痛苦是由「執著我實有或實無」這個錯誤概念而來。修行人淨除罪業,得到勝生安樂;故此沒有苦果;善巧通達空性智慧,得到定善解脫,所以坦然無憂。「身心受苦害,邪見罪為因。惡斷則無苦,智巧故無憂!」福慧資糧令菩薩身心安樂,受用資具豐盈;那些為了利益眾生而住於生死輪迴的菩薩,還有甚麼可以滋擾祂們,令祂們生起煩厭沮喪之心呢?「福德引身適,智巧令心安;為眾處生死,菩薩豈疲厭?」所以中觀聖人一致強調:菩薩瑜伽士縱然經歷漫長時間修行;雖輾轉生死輪迴;但下一期生命總比上一期生命更美好!所以有智慧的修行人怎會退怯捨棄行菩薩道呢?「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從樂趨勝樂,智者寧退怯?」

戊二 廣說

己一 教誡勿怠惰於積集福德資糧

庚一 眾生無邊,悲心救度亦無量

十五 如十方無邊,空及地水火;

有苦諸眾生,彼無邊亦爾。

In ten directions, space, earth, water and fire are infinite, so too it is with those beings beset by suffering, for their infinite is just the same.

就好像十方虛空、地水火(風四)大種般無量無邊;受苦受難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啊!

十六 此無邊眾生,菩薩依大悲;

從苦而拔濟,願彼般涅槃。

Through the bodhisattva’s great compassion, those infinite beings are led out of their suffering. And definitely brought to parinirvāṇa.

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輪迴中受盡痛苦,而菩薩憑藉著大悲心,從輪迴苦海中牽引他們出來,免遭痛苦,更安置眾生進入般涅槃(佛地)。

聽聽菩薩大悲心的心聲:「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眾生諸苦痛,願悉報吾身!願因菩薩德,眾生享安樂!」(註釋143)菩薩瑜伽士發願:虛空尚存、輪迴未盡時,為著利益眾生,自己一直留在世間,為消除眾生的痛苦做點事!眾生任何罪業苦果,願自己有能力盡攬在身上,報在己身;願以自己修菩薩行的廣大功德,令一切眾生得享安樂。

庚二 以其因易成佛

十七 從發此堅心,行住及臥覺;

或時小放逸,無量福恆流。

As a result of generating this firm resolve, whenever walking or standing, whenever asleep or awake, or even when sometimes being somewhat careless, still, an incalculable amount of merit constantly flows to him.

能夠(明白眾生的痛苦又能感同身受而)堅定地拔濟眾生的痛苦;無論行住坐卧,甚至有時放逸,無量無邊的福德都會任運持續地流注入祂的自相續中。

十八 福量如眾生,恆流無間隙;

因果既相稱,故菩提不難。

Since the number of beings are infinite, and the merit constantly flows to him without the slightest interruption. Since the cause and the effect develop commensurately, realization of bodhi is not difficult to achieve.

由於(祂要拔濟的)眾生數目無量,因此無間斷持續地流注入祂自相續內的福德也是無量無邊。同時,(福慧資糧的)因和(佛)果是(互相觀待)相稱同量地生起;所以佛果(功德雖無量但)不難達成。

庚三 因具四種無量故易成佛

十九 時節及眾生,菩提與福德;

由此四無量,菩薩堅心行。

The period of time,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beings ‒ bodhi itself, and also the amount of merit ‒ because these four are all immeasurable, the bodhisattva carries on his practice equipped with solid resolve.

(菩薩在)不可計度的時間(中),(救度)無量的眾生;(為了證悟)無量的菩提(法門)和(履行)無量的福德善行;為了實現這四無量,菩薩一往無前地修行。

龍樹菩薩在這裡提到菩薩道四無量法:「任何一位菩薩在無量的時間當中,為了無量的有情,為了證得無上菩提而修行,積集包括福慧資糧在內的無量善法。」菩薩道的四無量法,相當於漢地修行人日夜背誦的四弘誓願;到了中國便以動人的偈頌改寫成:「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大家要注意的是頌文的「菩提」不是指佛果,而是指獲得佛果的方法,俗稱法門;若指積聚智慧資糧亦可。

二十 菩提雖無量,因前四無量,

修福慧二行,云何難可得?

Although bodhi is itself immeasurable, the causes in the above four factors being also immeasurable, as one courses in the two practices of cultivating merit and wisdom, how could it be difficult to obtain them?

雖然菩提(佛果功德)本是無量,但上述(菩薩道的)四無量也是無量;只要我們如法地修持積聚福德和智慧,獲得(佛果)菩提並非太難。

頌十九中的「菩提」是指獲得佛果的方法;而頌二十的「菩提」是指佛果。龍樹菩薩勉

勵引正王說:「即使成就佛果需要天文數字般無量的福德智慧,但是透過這四無量的方法,所謂時無量、有情無量、菩提功德無量、善行無量,也可以很快的成就佛果,這不是很困難。」

己二 教誡勿怠惰於積集二資糧

庚一 通論以二資糧滅除身心痛苦

二十一 福慧二種行,如此無邊際;

菩薩身心苦,故疾得消除。

The two types of practice in generating merit and wisdom ‒ due to their being so boundless as this ‒ the bodhisattva’s body and mind sufferings are therefore quickly melted away.

由於菩薩積聚無量的福德和智慧資糧,所以祂身心上的痛苦亦瞬間消溶。

菩薩廣修福慧資糧,就可以去除肉體和心靈上的痛苦;而在這基礎上,菩薩因為脫離了累贅痛苦的負擔,所以輕而易舉地迅速證得佛果無量功德。此外,我們要注意的是:修習福慧要以何為對象;換句話說,我們應用甚麼來修福慧?在生命主體來說,便是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而對象就是憶念供養三寶和利益有情。

庚二 以福德滅除肉體痛苦

質疑: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身心都要承受極大的痛苦,不斷以嚴苛的苦行來磨練身心;才可得到佛果。

解惑:事實並非如此;菩薩修習福慧時,身心是在安穩快樂的狀態下修行。

二十二 惡道飢渴等,身苦惡業生;

菩薩永離惡,行善苦不生。

Hunger, this and other such physical sufferings produced from negative rebirths

due to one’s evil karmic actions. The bodhisattva forever abandons evil, due to merit, such suffering ceases to arise in him.

(地獄、餓鬼和畜生三)惡道出現饑餓、口渴及其他身體的痛苦(例如寒熱),是由於造作惡業招感而來。但菩薩永遠捨離惡業,並且因為一直修善的關係,已永遠斷除肉體上的痛苦。

庚三 以智慧滅除內心的痛苦

二十三 欲瞋怖畏等,心苦從癡生;

由依無二智,菩薩離心苦。

Desire, anger, fear, and so forth such – mental sufferings arise from delusion. The bodhisattva leaves behind the mental sufferings, he relies on non-dual wisdom.

貪欲、瞋恚和恐懼這些精神上的痛苦是由無明引致,菩薩依憑著無自性空的智慧,遠離精神上的痛苦。

賈曹杰認為:「人為甚麼有精神上的痛苦?是由於無明障蔽了慧眼,因而執持實有、實無兩種邊見;故此對諸法實相迷惑不解,例如因為追求貪戀境、壓制瞋恨境,或是畏懼國王的刑罰以及惡人的傷害,期望能獲得別人財物之貪欲等等,因而產生無量無邊的痛苦。」菩薩不斷修習止觀,積聚智慧資糧,憑藉著諸法皆空之真實義,透過不執實有、實無;所謂無二智,便能迅速斷除無明所產生的煩惱和因煩惱引生出精神上的痛苦。

庚四 無煩憂於積聚二資糧之因

質疑:菩薩經歷十的一百零四次方乘以四十三億二千萬年不停地憶念供養三寶和利益他人,這樣的修行生活不會太單調沉悶嗎?菩薩不會感到煩厭嗎?

解惑:不會煩厭。

二十四 有苦時若促,難忍何況多;

無苦時長遠,有樂云何難?

When one experiences suffering, if it is pressing,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bear. How much the more so if it is excessive. When freedom from suffering goes on for a long time, one abides in happiness. How could that be difficult?

當某人受苦時,內心當然痛苦難忍;尤其是長期地受苦,內心就更難以忍受。但(菩薩)已得到勝生安樂,(祂)經常活在快樂當中,難道(菩薩)這(種生命質素)會艱苦困難嗎?

對菩薩來說,由於開始修行時已很認真地積集福慧二資糧(註釋144),除了身心離苦之外,在登地時所積福德更使祂招感成為統治南瞻部洲的轉輪王果報;雖則不求名利,可是由於利益眾生的菩提心和往昔所造例如勝生安樂的三十種因已趨成熟,招感祂安住於資具、受用豐足,得到世人信服等安樂的環境中生活成長。(註釋145)

質疑:我承認菩薩可能沒有肉身的痛苦,但菩薩應該仍然有精神上的痛苦。

庚五 說明大悲心的威力

二十五 身苦永不有,假說有心苦!

悲世間二苦,故恆住生死。

Whilst physical suffering becomes eternally non-existent for them, the existence of mental suffering is but a conventional expression. It is due to their compassion for the world’s two types of (mental and physical) suffering that they constantly abide within the sphere of birth and death.

肉身的痛苦一旦不再出現,菩薩內心縱有痛苦,都只不過是(祂自己大悲心於)世俗上的表達而已。由於悲憫世俗人飽受人的身心兩種痛苦;所以(菩薩)恆常住於生死界中。

菩薩肉身的痛苦,打從登地以來,就已經永遠消失,除了福德資糧增上外,登地菩薩因見道的關係,已永斷肉身為我的薩迦耶見;正如寂天菩薩說:「一旦覺自身,卑微如菜蔬;爾時捨身肉,於彼有何難?」(註釋146)世人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肉身受到傷害或者失去生命,但對於連血肉骨髓都可以布施給別人的登地菩薩來說,其他肉身的痛苦又安足道哉?

戊三 攝義

二十六 故菩提長時,智人心不沈;

為滅惡生善,是時無間修。

Therefore, during that long time leading up to bodhi, the mind of the wise does not sink into discouragement. So as to bring about cessation of evil and generation of goodness, he cultivates this endeavor unremittingly during this entire time.

故此,縱經長時間(例如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趣向佛果菩提,有智慧的人內心是不會消沉、煩厭和沮喪的。為了止息惡業、生起福善;祂們會無間斷地在這段(三大阿僧祇劫)時間內修行。

有些修行人覺得大乘要長時間修行才得解脫,面對剛強難教的眾生感到沮喪、煩厭;倒不如學聲聞般獨自修幾世解脫來得直接了當。但事實上,正如釋尊本生故事所說,菩薩藉著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的力量,成就的速度比聲聞、獨覺反而來得更快。「以此菩提心,能盡宿惡業,能聚福德海,故勝諸聲聞。」(註釋147)寂天菩薩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大乘修行者縱經長時間修行,雖輾轉生死輪迴;但下一期生命總比上一期生命更美好!所以,菩薩修利他行時,從不曾感到疲厭和沮喪!「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從樂趨勝樂;智者寧退怯!」(註釋148)

註釋

  1. 見《入菩薩行講義下卷》二三七頁。
  2. 見《入中論講義》頁廿四頌八說:「即住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
  3. 這一頌相當於異譯本《中觀寶鬘論》頌二十四及頌二十五兩頌;所以真諦古譯本較異譯本在這裡少了一頌。「所有身心苦,不能損惱故;直至世間盡,度生如何厭。」「有苦時雖短,難忍何況長;無苦而安樂,時無邊何妨。」(見《龍樹六論》頁一六五)異譯本多用一句來反證:「如果菩薩身心有苦的話,祂哪能長時間在世間利益有情呢?」這足以證明菩薩在漫長修行積集福慧資糧期間,生命中並沒有身心的痛苦。
  4. 見《入菩薩行講義上卷》〈精進品〉頌二十六。
  5. 見《入菩薩行講義上卷》第十四講頌二十九及註釋五中述說有關釋尊本生故事的內容。
  6. 見《入菩薩行講義上卷》〈精進品〉頌三十。

應用思考問題

  1. 懷抱著對受苦受難的人不能壓制展開救度的心,就是大悲,大悲心是菩薩成佛的正因;聖人說大悲有三種。試重溫《入中論講義》第一章〈敬禮大悲〉分別說明。
  2. 凡夫都喜歡捨難行易,當想到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時,不期然望而生畏而於佛門前卻步。但龍樹菩薩則安慰這些眾生:「不要怕,只要堅持利益眾生的大悲心,無量無邊的福慧資糧就會不分日夜地流注入你自心,修行成佛實在是件毫不困難的事。」試依頌十五至頌十八說明。
  3. 試比較本品頌十九中,龍樹菩薩說菩薩道有四無量法,故堅決修行。這「菩薩道有四無量」和漢地四弘誓願有何異同?有關聯嗎?
  4. 何謂「菩提道有四無量」?龍樹菩薩說,憑藉這四無量就可以很快成就佛果功德;請依頌十九、二十說明。
  5. 在積聚福慧二資糧時,我們用甚麼去積聚二資糧?對象又是甚麼?試重溫以往讀過的經文詳細說明。
  6. 眾生因造惡業而下墮三惡趣,這個由惡業異熟而招感的肉身因而要吃盡苦頭,例如墮入八寒八熱地獄,眾生在此受盡寒熱之苦;又如投生到餓鬼,就要飽嘗饑渴之苦;投胎畜生,就遭宰殺、奴役和不得善終之苦。所以為了避免將來肉身受苦,便要修勝生安樂三十種福因;積聚福德資糧;斷除十惡。試先複習《心止師教上卷》〈輪迴過患〉,了解下墮三惡道的痛苦情況,然後依據本品頌二十二說明菩薩如何行善止惡,廣積福德資糧來滅除肉身的痛苦。
  7. 賈曹杰認為精神上的痛苦是怎樣形成?如何能斷除?
  8. 《寶行王正論》本品頌二十四的文義相當於異譯文《中觀寶鬘論》同品的頌二十四及二十五,你覺得有必要用兩頌來表達這一頌所蘊涵的意思嗎?
  9. 何謂無二智?跟諸法無自性或緣起性空有何關係?(提示:「二」是指實有、實無。)
  10. 為甚麼菩薩見道後永離身苦?試依《入菩薩行講義上卷》〈精進品〉頌二十六說明。又,在本品頌二十五中,為何說菩薩精神上的痛苦,都只是「假說」而已?
  11. 根據頌二十六及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講義上卷》〈精進品〉頌二十九及三十所說,菩薩縱經三大阿僧祇劫,所利益化度眾生亦無數;但為何仍不會煩厭、沮喪?
  12. 寂天菩薩以三頌歸納了本品頌二十一至二十六之文義;你會否認為龍樹菩薩的文辭不及寂天菩薩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二十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