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欽心髓妙道前行》

第十四章 灝灝般若 智度彼岸

問:我常聽上師開示,禪定只是修道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圓滿般若。

上師:「般若」是智慧的音譯,了解空性的智慧稱「般若」,了解空性產生的快樂稱大樂。

傳統上,智慧分三種情況或階段;分別是聞、思和修。

聞所成智慧:聽聞並且明白一位靈性導師所說佛法的意思。

思所成智慧:把上師所教授的佛法,反省分析,以發問形式來建立穩固的思想,光是以為自己已經了解是不足夠的。

修所成智慧:透過修行,沒有錯誤地在自身之內生起自然狀態的真實體證,從中得見本來面目。

問:似乎六度最終極就是「修所成智慧」。

上師:從實修得到體證無我,便能沒有局限地行六度。體證無我的人,不會計較今天做了幾多件善事,日常很多事例,都可實踐和整合六度。

例如財施度,對乞丐施飲食,在施予飲食時,施予者和受惠者全部出現,行為得到圓滿,這就是布施。將自己也會飲用的食物來布施,而不是將已壞或腐爛的食品來布施,這就是持戒。縱然長貧難顧,但一日復一日不停地以資財布施,遇到風雨逆境,都平等無別的布施,這就是忍辱。隨時準備,從不顧慮困倦,這是精進。不讓自身被其他念頭分散,力求布施,這是禪定。了解施主與受者,甚至整個布施過程都是沒有實體,進入空性的思維,這便是「般若」。

問:六度是大乘的特色,學人多以此判別小乘。

上師:大略而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可攝為慈悲,而般若是智慧的流露。大乘人悲智雙運,一方面具備慈悲心懷,另一方面具備參透空性的智慧。小乘與大乘主要的判別,可從《法華經》看到:

「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小乘之一)。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小乘之二)。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

這三類人都是佛陀的弟子;依從佛陀教誨而修行。但三類人因目標不同,根性各異,所以修行方法、價值取向亦不同。聲聞乘認識到輪迴的可怕,所以特別精勤修行,如果他們要利益眾生,便會拖慢達到涅槃的時間,故只知自己加功,不理世事。緣覺乘根器比較飄逸,喜歡在孤獨寂靜地方洞悉宇宙真相,宗法自然規律,亦如聲聞乘一般,只知個人度化,不關心他人的解脫。大乘不單關心自己,也關懷無量眾生,正因如此,他們在修行道上走的路便較漫長崎嶇,獲得回報,亦是最高的佛境,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都是佛的智慧,力是十種佛才具有的神通力量,無所畏是佛內心超凡具有無比的勇氣,所以時刻在五濁惡世,五欲塵境,都能安穩。雖然大乘人走的路較長,遇到的痛苦、困難障礙也比較多,但他們亦通過剋服障礙,才鍛鍊出佛力、佛智、佛的慈悲。

問:上師,我情願花多些精神解決困難,也要走大乘徹底的道路。

上師:善哉,若能永世守持菩薩六度精神,便真為佛的兒子。佛子密勒日巴把體證六度經驗解說:

「圓滿地放棄對自我的執著,

沒有比這更大的布施;

圓滿地放棄所有虛偽,

就沒有其他的持戒;

圓滿地超越對體證真實的恐懼,

則沒有其他的忍辱;

圓滿地超越所有佛行,

則沒有其他精進;

圓滿地留於不變,

則沒有其他的禪定;

圓滿地體證自然狀態,

則沒有其他的智慧。

圓滿地在一切事情中修行,

就沒有其他方便,

圓滿地征服四魔,

則再沒有其他神力;

圓滿地成就自利利他,

則再沒有進一步的期望;

圓滿地了解無明的隱藏源頭,

則再沒有其他俱生的智慧。」

問:甚麼是四魔?

上師:傳統上,四魔是指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魔。

問:上師,修六度要很空靈,請上師慈悲開示多一些守則。

上師:較高層次的守則正如吉美嶺巴所說:

「出世間的布施是在滿足中找到,

它的精髓純粹是讓它逝去。

持戒無非令三寶悅樂;

精勤必須時刻支持一切事物;

禪定是以實質現象為本尊的修行;

讓執著和依戀在自身解脫就是智慧。

它的內裡既無思考過程,無思考者;

它非世俗的,它超脫錯誤的信念;

它超越輪迴,它是無上的和平。

不要向每一個人宣講—在自心內保持著它的神聖。」

問:上師,我完全聽不懂。

上師:你再聽阿底峽指示吧。

「已體證『無我』的人是最佳的學者;

已調伏自己內心的是最好的僧人;

以利益他人作為最大的使命是最上佳的生命質素;

時刻觀察內心是最佳的啟示;

了解沒有一種事物具有真實性就是最好的藥物;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逐漸減少惡念和無明就是最好的成就;

逐漸減少欲念是最好的徵象。

不依戀執著是最佳的布施;

平和的內心是最佳的持戒;

處於最低下的位置就是最佳的忍辱;

放棄造作就是最佳的精進;

不變的內心就是最佳的禪定;

不執著任何事物就是最佳的智慧。」

問:上師能否以更短、更直接的方法揭示菩薩道。

上師:前面已提及,六度可歸納為平等無量的慈悲和體證空性的智慧。大成就者薩華夏在證道歌說:

「沒有悲心、空觀,

永無法將你引領至無上道路。

但只靠悲心,你仍留在輪迴,

怎能解脫?

能夠同時具備兩者的人,

就不會住於輪迴或涅槃。」

問:為甚麼很多宣稱巳體證空性的人,我觀察到他們的貪戀、執著和憎恨依然沒有減退?

上師:善哉,以前噶當派仲敦巴亦有相同問題。他的上師阿底峽是這樣回答:

「因為他們的體證只是文字上的,他們若果真正了解空性,那些人的想法、語言和行為就會好像棉花般輕柔。寂天大師曾說道:『甚至只想及東西的本質是空的人,即足以離開輪迴,真正體證空性終極的靈藥。』」

問:仲敦巴和阿底峽大師有否對六度開示。

上師:他們提到圓滿的六度,教示是這樣的:「修道上所有元素都包含在出世間的六度圓滿中。只要你真正體證空性,便可從執著依戀中超脫出來,你感到內外都沒有奢求、執著或渴望,你時刻具備出世間的布施。當你遠離執著、貪戀,就不會再被惡行玷染,你時刻具備出世間的持戒。沒有『我』和『我所』的概念作怪,你就時刻具備出世間的忍辱。你的心因體證空性而真正喜悅,你時刻具備精進。遠離對事物執實,你沒有分散,時刻具備出世間的禪定。你不會以主體、客體和行為來把事物概念化,時刻具備出世間的智慧。」

問:六度中我最感深刻的是禪定,我們成功修習禪定,體證空性,是否真的解脫,無懼生死。

上師:我依阿底峽尊者教示所說:一切我們視為對境,例如色和聲,沒有一樣不是從內心升起,體證內心與空性不可分割的便是觀。時刻將體證保持在內心,不要讓它分散,就是禪定。在這種狀態下,視修行過程中積習福德和智慧資糧為幻影,就是行。假如你對這樣的修行具有活生生的體驗,它將在你的夢境中延續;假若它在夢境中出現,亦會在死亡的一刻出現;假若它在死亡的一刻出現,它將會在中陰出現;假如它在中陰出現,你就確定獲得無上成就。

問:多謝上師諄諄教誨。能完成行菩提心和願菩提心,我們的確在修行道路上跨進了一大步。

上師:達波月光童在問及密勒日巴在甚麼情況下才可作指導別人靈性修行的上師時,密勒日巴答說:「有一天當你對自心本性具備清晰明確的觀點,遠離一切疑慮。那時候,你會覺得我,你的上師老父,是一位真正的佛;你自然對眾生感到愛和悲。那就是你開始教導的時候。」

外道和佛教本身也有很多知識建構的系統,但外道們不外是散漫的念頭。能夠透過對虛空中一切眾生的關懷慈悲,那份菩提心的透入,將所有美好功德迴向於每一眾生的圓滿覺悟上;最後,體證這些事物的本質為空,這便是佛教。

問:多謝上師對發心的啟示,我每次修法都聲稱生起菩提心,但依然未具備它;雖然我已接受菩薩道六種圓滿波羅蜜多的訓練,但我依然自私;請上師加持我,使我在無上菩提心中得到訓練。

上師:善哉。

問:發心的基本是認識「萬法無常」,發心要由「生命、內心、骨髓」產生,不可流於「口號式」的叫喊。

上師:對,很有見地。內外諸法都是不停流轉,這期生命現象中的一切世俗行為、財富、名譽,就像水中泡影。雖然自己和眾生都知道要摒棄那些令自己墮落的惡業,卻往往因執著自我而引發貪、嗔、癡、慢、嫉,造作了更多惡業。作為佛陀心靈的追隨者,如果直至老死也只曉得交際應酬、斂財;死亡時,這些東西一點也派不上用埸。若然你真的愛護自己的親眷,就應該明白無論怎樣也不可能滿足他們永無窮盡的貪欲,你要使他們認清自己的處境,令他們得到永遠的解脫。

第十四章完


Copyright by The Great Perfection Buddhist Centre